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1.3.1 外国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7-20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0页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20-21页 |
第2章 罗莎·卢森堡的生平、经济思想来源和时代背景 | 第21-30页 |
2.1 生平和著作 | 第21-24页 |
2.2 罗莎·卢森堡经济理论的思想来源 | 第24-29页 |
2.2.1 马克思以前的再生产理论 | 第24-26页 |
2.2.2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 第26-29页 |
2.3 罗莎·卢森堡经济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29-30页 |
第3章 罗莎·卢森堡的经济理论概述 | 第30-42页 |
3.1 方法论 | 第30-33页 |
3.1.1 整体性 | 第30-31页 |
3.1.2 历史性 | 第31-32页 |
3.1.3 实践性 | 第32页 |
3.1.4 主体性 | 第32-33页 |
3.1.5 批判性 | 第33页 |
3.2 资本积累理论 | 第33-38页 |
3.2.1 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批评 | 第34页 |
3.2.2 对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批评 | 第34-37页 |
3.2.3 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 | 第37-38页 |
3.3 帝国主义理论 | 第38-42页 |
第4章 罗莎·卢森堡经济理论的评价 | 第42-45页 |
4.1 罗莎·卢森堡的经济思想的意义 | 第42-43页 |
4.1.1 理论意义 | 第42页 |
4.1.2 现实意义 | 第42-43页 |
4.2 罗莎·卢森堡经济思想的缺陷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