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阳离子依赖的6-磷酸甘露糖受体(CD-MPR)在日本囊对虾先天性免疫中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符号说明第10-11页
第一章 无脊椎动物的先天性免疫第11-28页
    一、无脊椎动物的先天性免疫概述第11-20页
        1. 物理防御第11页
        2. 体液免疫第11-14页
            2.1 抗菌肽第11-12页
            2.2 血淋巴凝集第12-13页
            2.3 酚氧化酶原系统的激活第13-14页
        3. 细胞免疫第14页
            3.1 吞噬作用第14页
            3.2 包囊作用第14页
            3.3 结节形成第14页
        4. 模式识别受体第14-16页
        5. 日本囊对虾的常见病原第16-20页
            5.1 白斑综合征病毒第16-19页
            5.2 鳗弧菌第19-20页
    二、P-型凝集素概述第20-26页
        1. 凝集素概述第20-22页
            1.1 凝集素第20-21页
            1.2 对虾凝集素第21-22页
        2. P-型凝集素基本结构与功能概述第22-26页
            2.1 P-型凝集素基本结构第23-24页
            2.2 P-型凝集素功能第24-26页
        3. P-型凝集素免疫研究进展第26页
    三、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意义第26-28页
第二章 阳离子依赖的6-磷酸甘露糖受体CD-MPR作为受体帮助WSSV进入细胞第28-51页
    一、前言第28-29页
    二、材料与方法第29-36页
        1. 试剂、仪器、菌株、载体第29页
        2. WSSV免疫刺激第29页
        3. RNA和组织蛋白的提取第29-30页
        4. 反转录cDNA第30页
        5. RT-PCR和qRT-PCR第30-31页
        6. MjCD-MPR胞外结构域的重组表达与蛋白纯化以及抗体制备第31-32页
        7. SDS-PAGE第32页
        8. Western Blot第32-33页
        9. RNA干扰和过表达第33页
        10. 抗体封闭实验第33-34页
        11. 重组蛋白的pull-down实验第34页
        12. 免疫细胞化学第34页
        13. WSSV与MjCD-MPR的共定位第34-36页
    三、实验结果第36-50页
        1. MjCD-MPR全长的基因克隆与分析第36-38页
        2. MjCD-MPR胞外结构域的表达纯化与抗体制备第38-40页
        3. MjCD-MPR的组织分布与病毒刺激的表达模式第40-42页
        4. 干扰MjCD-MPR,WSSV ie1与vp28的表达量下降第42页
        5. MjCD-MPR抗体能够封闭MjCD-MPR促进病毒复制的功能第42-44页
        6. MjCD-MPR胞外结构域可与WSS三种囊膜蛋白VP19、VP24、VP26结合第44-46页
        7. 过表达MjCD-MPR,WSSV ie1与vp28的表达量上升第46页
        8. WSSV刺激后MjCD-MPR的亚细胞定位发生变化第46-49页
        9. MjCD-MPR与WSSV共定位第49-50页
    四、讨论第50-51页
第三章 阳离子依赖的6-磷酸甘露糖受体CD-MPR抗细菌免疫的功能研究第51-59页
    一、前言第51-52页
    二、材料和方法第52-53页
        1. 试剂、仪器、菌株、载体第52页
        2. 弧菌免疫刺激第52页
        3. RNA提取与反转录cDNA第52页
        4. 实时定量RT-PCR(qRT-PCR)和Western Blot第52页
        5. 细菌结合实验第52-53页
        6. 糖结合试验第53页
        7. 弧菌清除实验第53页
        8. 细菌生长抑制实验第53页
        9. 抗菌肽基因的表达水平检测第53页
    三、结果第53-57页
        1. MjCD-MPR弧菌刺激表达模式第53-54页
        2. MjCD-MPR促进弧菌清除第54-55页
        3. MjCD-MPR与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结合第55页
        4. MjCD-MPR与LPS、LTA、PG三种多糖结合第55-56页
        5. MjCD-MPR对于细菌没有直接的生长抑制作用第56-57页
        6. MjCD-MPR通过调控抗菌肽的表达量发挥抑菌功能第57页
    四、讨论第57-59页
创新点总结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致谢第66-67页
附件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H胁迫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的影响及其营养干预研究
下一篇:因果效应估计中误调整中介变量后果及混杂悖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