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仁果类病虫害论文--梨病虫害论文--虫害论文

中国梨木虱Caco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的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9页
    1.1 中国梨木虱研究概况第11-12页
    1.2 半翅目昆虫外部超微形态研究第12-14页
        1.2.1 口器的超微形态学研究第12-13页
        1.2.2 触角的超微形态研究第13-14页
    1.3 半翅目内部构造的研究第14-17页
        1.3.1 生殖系统第14-16页
        1.3.2 消化道和马氏管第16-17页
    1.4 木虱科昆虫超微形态和结构研究第17-18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1页
    2.1 实验材料的采集与保存第19页
    2.2 外部形态观察第19-20页
        2.2.1 口器的形态观察第19页
        2.2.2 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第19-20页
    2.3 内部构造的解剖观察第20-21页
        2.3.1 生殖系统和消化道的形态观察第20页
        2.3.2 生殖系统和消化道的电子显微观察第20-21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1-45页
    3.1 口器的超微结构第21-30页
        3.1.1 口器的整体形态第21-22页
        3.1.2 上唇(Labrμm)第22-23页
        3.1.3 下唇(Labiμm)第23-27页
        3.1.4 口针束(stylet fascicle)第27-30页
    3.2 触角形态学第30-34页
        3.2.1 触角的整体形态第30页
        3.2.2 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第30-34页
    3.3 生殖系统第34-41页
        3.3.1 雌性生殖系统第34-38页
        3.3.2 雄性生殖系统第38-41页
    3.4 消化道和马氏管第41-45页
        3.4.1 中肠和滤室第41-44页
        3.4.2 马氏管超微结构第44-45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45-51页
    4.1 结论第45-46页
    4.2 讨论第46-51页
        4.2.1 口器第46-48页
        4.2.2 触角第48-49页
        4.2.3 生殖系统第49-50页
        4.2.4 消化道和马氏管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9页
致谢第59-61页
作者简介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优质高产适宜行距密度配置研究
下一篇: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spp.)致病性分化及苹果轮纹病侵染来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