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资源与开发论文--海岸带资源及其开发论文

基于分级管控的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研究--以福建霞浦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3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1.3 研究目标第11-12页
    1.4 技术路线第12-13页
第二章 海岸线概述第13-20页
    2.1 海岸线相关概念第13-14页
    2.2 海岸线的认定第14-18页
        2.2.1 海岸线界定标准第14-17页
        2.2.2 自然岸线第17-18页
    2.3 海岸线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8-20页
        2.3.1 地壳运动第18-19页
        2.3.2 沿岸沉积第19页
        2.3.3 人类活动第19-20页
第三章 自然岸线保有率确定的方法第20-36页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0-22页
        3.1.1 生态安全观第20-21页
        3.1.2 现代管理学——控制论第21页
        3.1.3 资源经济学——资源稀缺原理第21-22页
    3.2 自然岸线保有率的概念第22-23页
        3.2.1 自然岸线保有量(l_(na))第22-23页
        3.2.2 自然岸线保有率(r)第23页
    3.3 海岸线分级管控第23-32页
        3.3.1 海岸线管控级别第23-26页
        3.3.2 分级步骤第26-27页
        3.3.3 生态环境约束条件识别第27-30页
        3.3.4 资源环境禀赋评估第30-31页
        3.3.5 相对稀缺度(RSI)第31-32页
    3.4 主要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第32-34页
        3.4.1 时间序列法第32-33页
        3.4.2 灰色分析法第33-34页
        3.4.3 回归分析法第34页
        3.4.4 预留法第34页
    3.5 主要预测方法的适用性分析第34-36页
第四章 福建霞浦自然岸线保有率确定第36-61页
    4.1 海洋基本情况第36-40页
        4.1.1 海洋资源环境条件第36页
        4.1.2 海洋开发利用状况第36-37页
        4.1.3 海岸线变迁趋势第37-40页
    4.2 海岸线管控分级第40-46页
        4.2.1 确定严格保护岸段第40-41页
        4.2.2 确定限制开发岸段第41-42页
        4.2.3 确定重点开发、优化利用岸段第42-43页
        4.2.4 形成海岸线管控分级方案第43-46页
    4.3 自然岸线保有量预测第46-56页
        4.3.1 基于时间序列的保有量预测第46-47页
        4.3.2 基于灰色模型的保有量预测第47-50页
        4.3.3 基于回归模型的保有量预测第50-53页
        4.3.4 基于预留法的保有量预测第53-56页
    4.4 预测结果评述第56-59页
    4.5 组合法确定保有率第59-61页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第61-63页
    5.1 总结第61页
    5.2 讨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海排放管线建设方案比选研究
下一篇:基于ZIF-8模拟酶催化剂合成及其仿生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