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三电极体系的4-NP和重金属电化学检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重金属和对硝基苯酚的污染和危害第12-15页
        1.2.1 对硝基苯酚的危害第12-13页
        1.2.2 重金属污染和危害第13-15页
    1.3 微量检测技术第15-16页
        1.3.1 原子吸收光谱第15页
        1.3.2 荧光分析法第15页
        1.3.3 气液色谱法第15-16页
        1.3.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16页
        1.3.5 电化学分析法第16页
    1.4 纳米材料第16-22页
        1.4.1 纳米材料的发展历程第17-18页
        1.4.2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方面的发展第18页
        1.4.3 石墨烯第18-21页
        1.4.4 石墨烯复合材料第21-22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22-25页
        1.5.1 研究的目的第22页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5页
第二章 电化学工作原理以及重金属离子检测第25-39页
    2.1 电化学传感器第25-29页
        2.1.1 传感器的介绍第25-26页
        2.1.2 电化学传感器第26-29页
    2.2 阳极溶出伏安法第29-30页
    2.3 电路设计第30-35页
        2.3.1 三电极电路第31-32页
        2.3.2 低通滤波器第32页
        2.3.3 电源模块第32-33页
        2.3.4 采样电路第33-34页
        2.3.5 液晶模块第34页
        2.3.6 软件设计第34-35页
    2.4 实验结果第35-37页
    2.5 回收率检测第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基于AgNPs/RGO的复合物修饰GCE对4-NP的电化学检测第39-5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9-42页
        3.1.1 仪器第39-40页
        3.1.2 材料第40-41页
        3.1.3 制备AgNPs/RGO第41页
        3.1.4 AgNPs/RGO电极的制备第41-42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42-49页
        3.2.1 材料的表面形态第42-43页
        3.2.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第43-45页
        3.2.3 4-NP的电化学特性第45页
        3.2.4 实验参数的影响第45-47页
        3.2.5 检测4-NP第47-48页
        3.2.6 水样品中4-NP的检测结果第48-49页
    3.3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基于Fe_3O_4NPs/RGO的复合物修饰GCE对4-NP的电化学检测第51-6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1-54页
        4.1.1 材料第51-52页
        4.1.2 仪器第52页
        4.1.3 制备RGO/Fe_3O_4NPs第52-53页
        4.1.4 RGO/Fe_3O_4NPs电极的制备第53-54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54-62页
        4.2.1 材料的表面形态第54-55页
        4.2.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第55-56页
        4.2.3 4-NP的电化学特性第56-57页
        4.2.4 实验参数的影响第57-59页
        4.2.5 检测4-NP第59-61页
        4.2.6 RGO/Fe_3O_4NPs/GCE的回收率、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第61-62页
    4.3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5.1 工作总结第63页
    5.2 工作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杨羟肟酸3d-4f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下一篇:一种新型席夫碱的合成及其催化和离子识别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