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面孔识别的性别差异:基于行为和电生理证据的女性加工优势效应

内容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研究背景第12-46页
    1.1 面孔识别概述第12-14页
    1.2 面孔识别的研究取向和认知加工实验范式第14-16页
        1.2.1 面孔识别的研究取向第14-15页
        1.2.2 面孔认知加工的实验范式第15-16页
    1.3 面孔识别加工的模型第16-25页
        1.3.1 Bruce-Young认知模型第16-19页
        1.3.2 交互激活与竞争模型第19-21页
        1.3.3 分布式神经系统模型第21-22页
        1.3.4 双通路模型及动态双重通路模型第22-23页
        1.3.5 NBC模型和ABC模型第23-25页
    1.4 面孔识别加工的神经基础第25-35页
        1.4.1 脑损伤病人研究第26-27页
        1.4.2 生物分子研究第27-29页
        1.4.3 脑成像技术的研究第29-31页
        1.4.4 ERP/MEG研究第31-35页
    1.5 面孔识别加工的特异性第35-41页
    1.6 面孔识别加工的性别差异第41-46页
        1.6.1 性别差异第41页
        1.6.2 面孔识别的性别差异及研究状况第41-44页
        1.6.3 面孔识别性别差异的神经机制探讨第44-46页
2 研究构想第46-51页
    2.1 问题提出第46-48页
        2.1.1 面孔识别的性别差异是否为女性的加工优势效应第47页
        2.1.2 女性加工面孔优势所伴随的面孔识别阶段第47-48页
    2.2 解决方案第48-49页
        2.2.1 研究内容第48页
        2.2.2 研究框架第48-49页
    2.3 研究意义第49-50页
        2.3.1 理论意义第49页
        2.3.2 应用意义第49-50页
    2.4 研究的创新点第50-51页
3 研究一:基于工作记忆的面孔识别及其性别差异第51-82页
    3.1 实验1面孔在线加工性别差异的行为特征第52-58页
        3.1.1 实验目的第52页
        3.1.2 方法和程序第52-54页
        3.1.3 结果分析第54-58页
    3.2 实验2标准化客体在线加工性别差异的行为特征第58-61页
        3.2.1 实验目的第58页
        3.2.2 方法和程序第58-60页
        3.2.3 结果分析第60-61页
    3.3 实验3面孔在线加工性别差异的脑电位特征第61-72页
        3.3.1 实验目的第61页
        3.3.2 方法和程序第61-64页
        3.3.3 结果分析第64-72页
    3.4 实验4标准化客体在线加工性别差异的脑电位特征第72-80页
        3.4.1 实验目的第72页
        3.4.2 方法和程序第72-74页
        3.4.3 结果分析第74-80页
    3.5 小结第80-82页
4 研究二:长时记忆中的面孔识别及其女性加工优势第82-101页
    4.1 实验5面孔长时记忆提取及识别的性别差异第82-99页
        4.1.1 实验目的第82-83页
        4.1.2 方法和程序第83-86页
        4.1.3 结果分析第86-99页
    4.2 小结第99-101页
5 研究三:注意中的面孔偏向及其女性加工优势第101-128页
    5.1 实验6阈上面孔的注意偏向及其性别差异第102-115页
        5.1.1 实验目的第102页
        5.1.2 方法和程序第102-105页
        5.1.3 结果分析第105-115页
    5.2 实验7阈下面孔的注意偏向及其性别差异第115-126页
        5.2.1 实验目的第115页
        5.2.2 方法和程序第115-117页
        5.2.3 结果分析第117-126页
    5.3 小结第126-128页
6 讨论第128-137页
    6.1 讨论第128-135页
        6.1.1 面孔识别的女性加工优势效应第128-130页
        6.1.2 女性加工优势所伴随的面孔识别阶段第130-132页
        6.1.3 面孔识别女性加工优势效应原因的初步探讨第132-135页
    6.2 结论第135页
    6.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第135-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59页
附录第159-161页
    附录一 利手问卷第159-160页
    附录二 实验图片示例第160-161页
致谢第161-163页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慢性疼痛患者情绪性决策缺陷的神经机制研究
下一篇:评价在低权力与行为抑制关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