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多天线技术及其网络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LTE 的研究背景 | 第7页 |
·LTE 的演进目标 | 第7-8页 |
·LTE 系统结构 | 第8-12页 |
·网络结构 | 第8-10页 |
·空中接口 | 第10-12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2 LTE 多天线技术研究 | 第14-25页 |
·多天线技术基本原理和特点 | 第14-15页 |
·MIMO 技术基本原理 | 第15-19页 |
·传统的天线系统SISO/MISO/SIMO | 第15-17页 |
·多输入多输出MIMO 系统 | 第17-19页 |
·发射分集 | 第19-22页 |
·延时分集 | 第19-20页 |
·循环延时分集(CDD) | 第20页 |
·空时发射分集(STTD) | 第20-21页 |
·空频发射分集(SFTD) | 第21-22页 |
·波束赋形 | 第22-23页 |
·空间复用 | 第23-25页 |
3 LTE 系统仿真的评估指标 | 第25-29页 |
·公平性 | 第25-26页 |
·NGMN 规定的公平性评估方法 | 第25页 |
·QUALCOMM 提出的公平性评估方法 | 第25-26页 |
·数据速率和谱效率 | 第26-28页 |
·用户峰值速率 | 第26页 |
·吞吐量 | 第26-27页 |
·谱效率 | 第27-28页 |
·其他评估方法 | 第28-29页 |
·户几何分布和干扰统计 | 第28页 |
·控制信道和导频开销 | 第28-29页 |
4 LTE 下行系统仿真平台的设计 | 第29-47页 |
·仿真原理及过程 | 第29-30页 |
·工作流程 | 第30-32页 |
·LTE 下行系统仿真实现功能描述 | 第30页 |
·仿真平台的工作流程 | 第30-32页 |
·无线信道的设计和建模 | 第32-35页 |
·由路损、快衰和慢衰组成的无线信道的设计 | 第32-34页 |
·由时延和差错率建模的无线信道的设计 | 第34页 |
·LTE SCME 信道的设计 | 第34-35页 |
·下行CQI 测量和反馈的设计原理 | 第35-36页 |
·MAC 层功能的设计和研究 | 第36-47页 |
·调度算法与资源分配方法研究 | 第37-39页 |
·速率预测的设计 | 第39-40页 |
·HARQ 过程的设计 | 第40-42页 |
·信号接收功率的计算方法 | 第42页 |
·系统级与链路级仿真接口的实现方法 | 第42-45页 |
·小区切换的设计方法 | 第45-47页 |
5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63页 |
·宏蜂窝系统级仿真基线参数 | 第47页 |
·仿真参数设定 | 第47-50页 |
·仿真条件说明 | 第50-51页 |
·系统级与链路级接口 | 第51-52页 |
·仿真结果 | 第52-62页 |
·下行2X2 MIMO 系统性能仿真结果 | 第52-55页 |
·下行4X2 MIMO 系统性能仿真结果 | 第55-58页 |
·下行8X2 MIMO 系统性能仿真结果 | 第58-62页 |
·仿真结论 | 第62-63页 |
6 结论 | 第63-6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贡献 | 第63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