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1页 |
1 传统年画的演变及其与大众的关系 | 第11-19页 |
1.1 大众的精神崇拜——年画前身的门神画 | 第11-12页 |
1.2 大众需求催生年画 | 第12-14页 |
1.3 趋于成熟的明代年画 | 第14-16页 |
1.4 封建民间大众文化最后的狂欢 | 第16-19页 |
2 从“大众的文化”到“文艺大众化” | 第19-27页 |
2.1 “大众化”的文化概念 | 第19-21页 |
2.2 二十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理论 | 第21-25页 |
2.2.1 “文艺大众化”理论的构建 | 第21-24页 |
2.2.2 话语和实践的成熟:毛泽东的“文艺大众化”理论 | 第24-25页 |
2.3 近代中国的大众美术 | 第25-27页 |
2.3.1 大众美术 | 第25-26页 |
2.3.2 大众审美心理变化 | 第26-27页 |
3 人民大众的二十世纪年画运动 | 第27-42页 |
3.1 新年画运动以前的年画运动与大众的文化 | 第27-35页 |
3.1.1 社会变革与审美趣味的转变 | 第27-28页 |
3.1.2 启蒙运动与改良新画 | 第28-30页 |
3.1.3 石印技术的运用与大众传播 | 第30-31页 |
3.1.4 月份牌年画与大众生活 | 第31-33页 |
3.1.5 抗战时期的年画改造 | 第33-35页 |
3.1.6 解放区的年画改造 | 第35页 |
3.2 新年画运动与大众的文化 | 第35-40页 |
3.2.1 《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 | 第35-36页 |
3.2.2 新年画创作运动的第一阶段(1949年底至1953) | 第36-39页 |
3.2.3 新年画创作运动的第二阶段 | 第39-40页 |
3.3 大众宣传的转向——通往冷板凳之路的年画 | 第40-42页 |
3.3.1 文革宣传画与年画 | 第40-41页 |
3.3.2 新年画运动的绝唱——《全国年画、少年儿童美术展览》 | 第41-42页 |
4 大众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思考 | 第42-48页 |
4.1 西方战后的大众文化 | 第42-45页 |
4.2 中国当代的大众文化 | 第45-46页 |
4.3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展望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