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生物淋滤对污泥脱水性能作用机理的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3页
        1.2.1 市政污泥脱水影响因素第9-11页
        1.2.2 污泥脱水性能的指标第11页
        1.2.3 污泥脱水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生物淋滤技术第13-16页
        1.3.1 生物淋滤第13页
        1.3.2 影响生物淋滤效率的主要因素第13-14页
        1.3.3 异养菌在生物淋滤中的应用第14页
        1.3.4 生物淋滤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第14-15页
        1.3.5 生物淋滤技术的特点第15页
        1.3.6 生物淋滤调理技术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页
        1.4.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7-29页
    2.1 实验材料第17-18页
        2.1.1 实验仪器第17页
        2.1.2 生物淋滤反应器第17-18页
    2.2 实验分析方法第18-25页
        2.2.1 污泥脱水性能指标测定第18-22页
        2.2.2 EPS的提取第22-23页
        2.2.3 EPS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23-24页
        2.2.4 EPS多糖含量的测定第24-25页
        2.2.5 EPSDNA含量的测定第25页
    2.3 生物淋滤实验方案第25-29页
        2.3.1 生物淋滤菌群的构建第25-26页
        2.3.2 污泥生物淋滤条件优化实验第26-29页
第3章 生物淋滤菌群的构建第29-38页
    3.1 菌株理化特性实验第29-30页
        3.1.1 嗜酸性氧化硫硫杆菌理化特性第29-30页
    3.2 酵母菌对氧化硫硫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第30-36页
        3.2.1 胶红酵母菌对小分子有机物的降解实验第31-33页
        3.2.2 胶红酵母菌对氧化硫硫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实验第33-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生物淋滤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条件优化第38-50页
    4.1 研究目的第38页
    4.2 优化条件的确定第38-48页
        4.2.1 酸化污泥接种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第38-41页
        4.2.2 曝气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第41-44页
        4.2.3 污泥浓度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第44-47页
        4.2.4 淋滤时间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4.3 优化条件下生物淋滤调理污泥第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5章 生物淋滤对污泥脱水性能作用机理的研究第50-60页
    5.1 研究目的第50页
    5.2 酸化污泥接种量对生物淋滤EPS的影响第50-53页
        5.2.1 污泥EPS总量及各层EPS含量的变化第50-53页
        5.2.2 结论第53页
    5.3 曝气量对生物淋滤EPS的影响第53-56页
        5.3.1 污泥EPS总量及各层EPS含量的变化第54-56页
        5.3.2 结论第56页
    5.4 污泥浓度对生物淋滤EPS的影响第56-58页
        5.4.1 污泥EPS总量及各层EPS含量的变化第56-57页
        5.4.2 结论第57-58页
    5.5 优化条件下生物淋滤EPS各层含量的变化第58-59页
    5.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致谢第68-69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场/碳纳米管对重金属及苯酚的协同吸附研究
下一篇:中国地表城市热岛足迹主要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