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工业化施工论文

可动装配式住宅体系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的对象与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的对象第10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1-13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3-15页
        1.4.1 研究的内容第13-14页
        1.4.2 研究的方法第14-15页
    1.5 研究框架图第15-16页
2 可动装配式住宅体系的理论与早期实践第16-24页
    2.1 理论研究第16-20页
        2.1.1 SAR理论和SI理论第16-18页
        2.1.2 新陈代谢理论第18页
        2.1.3 高技派理论第18-20页
    2.2 既有可动建筑的探索实践第20-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4页
3 可动装配式住宅体系的概念性构建第24-46页
    3.1 可动装配式住宅体系的概念第24-26页
        3.1.1 可动装配式住宅体系的界定第24-25页
        3.1.2 可动的定义第25-26页
    3.2 可动装配式住宅体系的构成第26-36页
        3.2.1 结构体系选取第26-27页
        3.2.2 主体结构设计第27-32页
        3.2.3 可动体系设计第32-36页
    3.3 可动单元的选取与设计第36-41页
        3.3.1 可动单元适用人群第36-37页
        3.3.2 可动单元户型设计第37-39页
        3.3.3 可动单元构造设计第39-41页
    3.4 可动装配式住宅体系之可动模式第41-45页
        3.4.1 拆卸组装第41-43页
        3.4.2 搬迁与置换第43-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可动装配式住宅体系的演变形式第46-59页
    4.1 结构体系的演变形式第46-50页
        4.1.1 结构体系空间演变形式第46-48页
        4.1.2 结构体系空间设计第48-50页
    4.2 可动单元的演变形式第50-53页
        4.2.1 可动单元户型的演变第50-52页
        4.2.2 可动单元构造演变第52-53页
    4.3 移动模式的演变形式第53-55页
    4.4 可动装配式住宅体系下的共享经济第55-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5 可动装配式住宅体系的项目案例分析第59-72页
    5.1 产品介绍第59-64页
    5.2 实际项目案例第64-68页
    5.3 达芬奇旋转塔实例分析第68-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6.1 结论第72页
    6.2 展望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附录A 可移动住宅的意愿度调查表第78-7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预制带肋复合墙板的抗弯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下一篇:含DC-DC变换器的直流电网运行场景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