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级水电站随机发电调度及调峰计划编制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2-28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1.3 梯级水电站发电优化调度研究进展 | 第14-2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5-28页 |
2 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电站长期发电调度 | 第28-52页 |
2.1 引言 | 第28-29页 |
2.2 梯级蓄能优化调度图方法 | 第29-39页 |
2.3 考虑径流预报误差的优化调度方法 | 第39-5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3 金沙江下游水电站群枯水期水位消落方式 | 第52-71页 |
3.1 引言 | 第52-53页 |
3.2 判别式法 | 第53-56页 |
3.3 多目标优化模型及求解 | 第56-63页 |
3.4 金沙江下游水电站群水位消落控制研究 | 第63-6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4 水电站中期随机发电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 第71-84页 |
4.1 引言 | 第71-72页 |
4.2 机会约束期望值模型 | 第72-75页 |
4.3 动态控制优化模型 | 第75-77页 |
4.4 实例研究 | 第77-8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5 梯级水电站日调峰计划编制研究 | 第84-101页 |
5.1 引言 | 第84页 |
5.2 联合调峰发电效益最大模型及求解 | 第84-88页 |
5.3 梯级水电站日发电计划编制 | 第88-92页 |
5.4 实例研究 | 第92-9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5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101-103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22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2-123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23-124页 |
附录3: 攻读博士期间奖励与授权研究成果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