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论文--矫形外科手术学论文--骨骼手术论文

下颈椎创伤后初始稳定性存在节段间差异的机制及稳定性重建策略研究

缩略语表第5-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中文摘要第10-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18页
第二章 基于中国可视人数据集的国人下颈椎精准准静力学有限元模型的研发第18-83页
    2.1 颈椎生物力学模型汇总第18-23页
    2.2 模型研发第23-72页
        2.2.1 几何形态确定第24-27页
        2.2.2 颈椎三维几何模型的构建第27-31页
        2.2.3 详细组织结构构建第31-60页
        2.2.4 模型验证第60-72页
    2.3 钩椎关节的生物力学功能探索第72-83页
        2.3.1 引言第72-74页
        2.3.2 材料与方法第74-76页
        2.3.3 结果第76-80页
        2.3.4 讨论第80-83页
第三章 下颈椎牵张-屈曲损伤后,稳定性存在节段间差异的机制研究第83-102页
    3.1 下颈椎生理载荷模拟方式探索第83-88页
    3.2 下颈椎牵张-屈曲损伤后前路钉板固定失效率的节段间特异性分析第88-102页
        3.2.1 材料与方法第90-93页
        3.2.2 结果第93-98页
        3.2.3 讨论第98-102页
第四章 下颈椎牵张-屈曲损伤的手术策略分析第102-110页
    4.1 引言第102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102-104页
    4.3 预测结果与力学分析第104-109页
    4.4 结论第109-110页
全文结论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9页
文献综述脊柱生物力学研究进展及数字仿真实验数据的临床可靠性第129-146页
    参考文献第137-146页
附录第146-14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48-149页
致谢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节镜技术微创治疗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系统研究
下一篇:长春西汀通过下调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