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8-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插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有序化微刃刀具概念 | 第14-16页 |
1.2.1 孔隙对砂轮堵塞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2 有序化微刃刀具模型 | 第15-16页 |
1.3 结合剂的选用 | 第16-17页 |
1.4 树脂结合剂的现状 | 第17-20页 |
1.4.1 环氧树脂 | 第17-18页 |
1.4.2 聚酰亚胺 | 第18-19页 |
1.4.3 酚醛树脂 | 第19-20页 |
1.5 多孔砂轮的现状 | 第20-22页 |
1.5.1 多孔材料 | 第20-21页 |
1.5.2 多孔陶瓷结合剂砂轮与多孔金属结合剂砂轮 | 第21-22页 |
1.6 本课题来源、意义与本文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6.1 课题来源 | 第22页 |
1.6.2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1.6.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7 本文的组成 | 第23-25页 |
第2章 试验准备与方法 | 第25-36页 |
2.1 试验材料的准备 | 第25-31页 |
2.1.1 粘结剂选择 | 第26-27页 |
2.1.2 填料的选择 | 第27-28页 |
2.1.3 造孔剂的选择 | 第28-31页 |
2.2 试验设备与性能检测方法 | 第31-34页 |
2.2.1 抗弯强度、抗拉强度的测定 | 第31-32页 |
2.2.2 气孔率的测定 | 第32-33页 |
2.2.3 孔隙形貌观察 | 第33-34页 |
2.2.4 抛光研磨实验 | 第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多孔树脂结合剂节块制备与试验设计 | 第36-47页 |
3.1 多孔树脂结合剂节块的制备 | 第36-42页 |
3.1.1 模具设计 | 第36-37页 |
3.1.2 成型料配制 | 第37-38页 |
3.1.2.1 成型料投料量 | 第37-38页 |
3.1.2.2 成型料混料方式 | 第38页 |
3.1.2.3 混料影响因素 | 第38页 |
3.1.3 成型工艺 | 第38-42页 |
3.1.3.1 成型方法 | 第39-40页 |
3.1.3.2 成型温度 | 第40页 |
3.1.3.3 成型压力 | 第40-42页 |
3.2 试验设计 | 第42-45页 |
3.2.1 配方设计要求 | 第42-43页 |
3.2.2 配方设计方法 | 第43-45页 |
3.2.2.1 正交试验法优点 | 第43页 |
3.2.2.2 正交试验法步骤 | 第43-45页 |
3.3 试验流程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多孔树脂结合剂节块性能与分析 | 第47-55页 |
4.1 正交试验数据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4.1.1 极差分析 | 第47-49页 |
4.1.2 方差分析 | 第49-51页 |
4.2 试验因素对指标的影响 | 第51-53页 |
4.2.1 各因素对抗弯强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4.2.2 各因素对抗拉强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4.2.3 各因素对气孔率的影响 | 第53页 |
4.3 气孔率与抗弯强度的关系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多孔树脂结合剂抛光研磨试验 | 第55-65页 |
5.1 试验准备 | 第55-57页 |
5.1.1 金刚石纤维的制备 | 第55-56页 |
5.1.2 研磨头设计 | 第56-57页 |
5.2 试验流程 | 第57-61页 |
5.2.1 研磨原理及过程 | 第57-58页 |
5.2.2 研磨参数的确定 | 第58-60页 |
5.2.2.1 研磨方式与工具 | 第58-59页 |
5.2.2.2 研磨剂 | 第59页 |
5.2.2.3 研磨运动与压力 | 第59-60页 |
5.2.3 试验方法 | 第60-61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5.3.1 磨损率分析 | 第61-62页 |
5.3.2 磨损表面分析 | 第62-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