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符号说明 | 第15-17页 |
前言 | 第17-22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7-20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20-22页 |
一、卵巢早衰的相关候选基因研究 | 第22-46页 |
1. 雄激素受体微卫星多态性与卵巢早衰 | 第22-36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22-28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1.1.2 研究方法 | 第22-28页 |
1.1.3 统计分析 | 第28页 |
1.2 结果 | 第28-32页 |
1.2.1 POF组与对照组基本临床情况 | 第28页 |
1.2.2 AR基因CAG序列凝胶电泳结果 | 第28-29页 |
1.2.3 CAG序列测序图 | 第29页 |
1.2.4 CAG序列频数分布图 | 第29-30页 |
1.2.5 POF组及对照组AR-CAG重复序列分布图 | 第30-31页 |
1.2.6 POF组与对照组AR基因CAG重复次数的均数比较 | 第31页 |
1.2.7 AR基因位于X染色体,每个女性两个CAG重复次数计算均值后,参照文献以n=23作为分割点进行比较 | 第31-32页 |
1.3 讨论 | 第32-35页 |
1.3.1 雄激素受体基因(CAG)n重复序列多态性 | 第32-33页 |
1.3.2 AR-CAG基因多态性与POF | 第33-35页 |
1.4 小结 | 第35-36页 |
2. FMR1基因(CGG)n重复序列多态性与POF | 第36-46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36-38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36页 |
2.1.2 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2.1.3 统计分析 | 第38页 |
2.2 结果 | 第38-41页 |
2.2.1 POF组与对照组基本临床情况 | 第38页 |
2.2.2 FMR1基因CGG序列凝胶电泳结果 | 第38-39页 |
2.2.3 CGG序列测序图 | 第39页 |
2.2.4 CGG序列频数分布图 | 第39页 |
2.2.5 POF组和对照组FMR1基因CGG重复序列的分布 | 第39-40页 |
2.2.6 POF组与对照组FMR1基因CGG重复次数的均数比较 | 第40-41页 |
2.2.7 POF组与对照组FMR1基因(CGG)n中间重复序列比较 | 第41页 |
2.3 讨论 | 第41-45页 |
2.3.1 FMR1基因简介 | 第41-42页 |
2.3.2 FMR1-(CGG)n重复序列与POF | 第42-44页 |
2.3.3 FMRl基因(CGG)n重复序列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 | 第44-45页 |
2.4 小结 | 第45-46页 |
二、卵巢早衰患者临床诊疗方案的探讨 | 第46-64页 |
3.1 对象与方法 | 第46-49页 |
3.1.1 研究对象 | 第46页 |
3.1.2 研究方法 | 第46-48页 |
3.1.3 取样偏倚及质量控制 | 第48页 |
3.1.4 仪器与设备 | 第48-49页 |
3.1.5 统计分析 | 第49页 |
3.2 结果 | 第49-55页 |
3.2.1 POF患者与对照组基本临床资料 | 第49页 |
3.2.2 POF患者临床症状 | 第49-50页 |
3.2.3 POF组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比较 | 第50页 |
3.2.4 POF患者分组后临床指标比较 | 第50-51页 |
3.2.5 POF患者HRT后临床症状情况 | 第51页 |
3.2.6 POF非不孕患者HRT前后各临床指标比较 | 第51-52页 |
3.2.7 POFⅡ组患者激素替代治疗前后各代谢指标比较 | 第52-53页 |
3.2.8 POF不孕患者应用补佳乐+黄体酮胶丸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比较 | 第53页 |
3.2.9 POF患者激素替代治疗前及3、6个周期后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 第53-54页 |
3.2.10 对照组不同年龄段健康女性各临床指标比较: | 第54页 |
3.2.11 POF不孕患者激素替代治疗后促排卵结果 | 第54页 |
3.2.12 POF不孕患者促排卵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3.2.13 药物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不规则阴道出血发生率 | 第55页 |
3.3 讨论 | 第55-63页 |
3.3.1 无生育要求POF患者的激素替代治疗 | 第55-57页 |
3.3.2 POF不孕患者的诊疗策略探讨 | 第57-59页 |
3.3.3 抗苗勒管激素与卵巢早衰 | 第59-63页 |
3.4 小结 | 第63-64页 |
三、卵巢早衰患者骨代谢变化的相关研究 | 第64-80页 |
4.1 对象与方法 | 第64-66页 |
4.1.1 研究对象 | 第64页 |
4.1.2 仪器 | 第64页 |
4.1.3 试剂 | 第64-65页 |
4.1.4 方法 | 第65-66页 |
4.1.5 统计分析 | 第66页 |
4.1.6 质量控制 | 第66页 |
4.2 结果 | 第66-69页 |
4.2.1 POF组及对照组各项基本临床情况及性激素水平比较 | 第66页 |
4.2.2 POF组与对照组的BMD及骨代谢指标比较 | 第66-67页 |
4.2.3 POF组骨密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67-69页 |
4.2.4 POF患者HRT前后BMD及骨代谢指标的比较 | 第69页 |
4.2.6退出情况及副反应的发生情况 | 第69页 |
4.3 讨论 | 第69-79页 |
4.3.1 POF患者的骨密度变化 | 第70-71页 |
4.3.2 POF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71-75页 |
4.3.3 POF患者骨转化指标的变化 | 第75-77页 |
4.3.4 激素替代治疗对POF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 第77-79页 |
4.4 小结 | 第79-80页 |
全文结论 | 第80-82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4-95页 |
综述 | 第95-107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