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探数据处理方法对比研究--以西准噶尔野马井一带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8页 |
1.2 化探数据处理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4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9-10页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成矿 | 第11-16页 |
2.1 大地构造、演化与成矿 | 第11-13页 |
2.2 区域地层 | 第13-14页 |
2.3 岩浆岩与成矿 | 第14-15页 |
2.4 成矿规律概述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地球化学特征 | 第16-22页 |
3.1 地球化学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 第16-17页 |
3.1.1 采样介质与测网布置 | 第16页 |
3.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16-17页 |
3.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17-22页 |
3.2.1 含量变化范围与浓度克拉克值 | 第17页 |
3.2.2 元素相关、偏相关、聚类与因子分析 | 第17-22页 |
第四章 数据处理及对比分析 | 第22-42页 |
4.1 统计学方法 | 第22-24页 |
4.1.1 方法原理 | 第22-23页 |
4.1.2 处理流程与结果 | 第23-24页 |
4.2 趋势面法 | 第24-26页 |
4.2.1 方法原理 | 第24-25页 |
4.2.2 处理流程与结果 | 第25-26页 |
4.3 分形含量-面积法 | 第26-29页 |
4.3.1 概述 | 第26页 |
4.3.2 方法原理 | 第26-28页 |
4.3.3 含量-面积法模型及算法 | 第28页 |
4.3.4 处理流程与结果 | 第28-29页 |
4.4 异常结果及对比分析 | 第29-39页 |
4.4.1 已知矿化点概述 | 第29页 |
4.4.2 数据结果分析 | 第29-38页 |
4.4.3 异常圈定结果对比 | 第38-39页 |
4.5 混合场与二次分形 | 第39-42页 |
第五章 综合分析与潜力评价 | 第42-44页 |
5.1 矿化异常模式 | 第42页 |
5.2 异常评价与靶区圈定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