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硅橡胶材料 | 第13-16页 |
1.2.1 硅橡胶的分类 | 第13页 |
1.2.2 硅橡胶的结构 | 第13-14页 |
1.2.3 硅橡胶的性能 | 第14-15页 |
1.2.4 硅橡胶的配合体系 | 第15-16页 |
1.2.5 硅橡胶的工艺要点 | 第16页 |
1.3 硅橡胶的应用研究 | 第16-20页 |
1.3.1 阻燃硅橡胶材料 | 第17页 |
1.3.2 耐热硅橡胶材料 | 第17-18页 |
1.3.3 阻尼硅橡胶材料 | 第18页 |
1.3.4 导热硅橡胶材料 | 第18-19页 |
1.3.5 导电硅橡胶材料 | 第19页 |
1.3.6 绝缘硅橡胶材料 | 第19页 |
1.3.7 屏蔽性硅橡胶材料 | 第19-20页 |
1.4 团状模塑料 | 第20-21页 |
1.4.1 团状模塑料的定义 | 第20页 |
1.4.2 团状模塑料的性能 | 第20-21页 |
1.4.3 团状模塑料的应用 | 第21页 |
1.5 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5.1 国外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21-22页 |
1.5.2 国内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22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2-24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4-32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4-25页 |
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25页 |
2.3 DMC/MVQ 绝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5-26页 |
2.4 试样制备 | 第26-28页 |
2.4.1 标准试样制备 | 第26页 |
2.4.2 拉伸试样的制备 | 第26-27页 |
2.4.3 热老化试样的制备 | 第27页 |
2.4.4 氧指数试样的制备 | 第27页 |
2.4.5 扫描电镜试样的制备 | 第27页 |
2.4.6 偏光显微镜试样的制备 | 第27页 |
2.4.7 红外光谱试样制备 | 第27页 |
2.4.8 动态热机械分析试样的制备 | 第27页 |
2.4.9 电阻率试样的制备 | 第27-28页 |
2.5 性能测试 | 第28-32页 |
2.5.1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8页 |
2.5.2 热老化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2.5.3 氧指数测定 | 第29页 |
2.5.4 扫描电镜测试 | 第29页 |
2.5.5 偏光显微镜测试 | 第29页 |
2.5.6 红外光谱测试 | 第29-30页 |
2.5.7 动态热机械分析 | 第30页 |
2.5.8 体积电阻率测试 | 第30-3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2-60页 |
3.1 白炭黑的用量对 MVQ 性能的影响 | 第32-35页 |
3.2 DMC 的用量对 MVQ 性能的影响 | 第35-39页 |
3.3 不饱和聚酯对 MVQ 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 不同的橡胶对 DMC/MVQ 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3.5 SBR 的用量对 DMC/MVQ 性能的影响 | 第41-46页 |
3.6 配合剂的加入方式对 DMC/MVQ 绝缘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3.6.1 白炭黑的加入方式对 DMC/MVQ 绝缘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3.6.2 DMC 的加入方式对 DMC/MVQ 绝缘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7页 |
3.7 混炼方式对绝缘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3.8 硫化条件对 DMC/MVQ 绝缘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8-52页 |
3.9 DMC/SBR/MVQ 绝缘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测试 | 第52-53页 |
3.10 动态热机械分析 | 第53-56页 |
3.10.1 DMC/SBR/MVQ 绝缘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 | 第53-54页 |
3.10.2 DMC/SBR/MVQ 绝缘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第54-56页 |
3.11 扫描电镜分析 | 第56-58页 |
3.11.1 共混比例对 DMC/MVQ 绝缘复合材料相容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3.11.2 混炼方式对 DMC/MVQ 绝缘复合材料相容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3.1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