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13页 |
Abstract | 第13-20页 |
缩略词表 | 第21-22页 |
1 前言 | 第22-3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22-35页 |
1.1.1 戒毒形势严峻 | 第22页 |
1.1.2 戒毒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 | 第22-26页 |
1.1.2.1 吸毒群体的特殊性 | 第23-24页 |
1.1.2.2 复吸率高,复吸的机制复杂 | 第24-26页 |
1.1.3 新形势下的戒毒工作 | 第26-35页 |
1.1.3.1 社区戒毒模式 | 第27-30页 |
1.1.3.2 中药戒毒研究的发展 | 第30-33页 |
1.1.3.3 戒毒方法与措施趋向综合性 | 第33-3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35-36页 |
1.3 研究目的与框架 | 第36-38页 |
2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38-50页 |
2.1 研究对象来源 | 第38-39页 |
2.2 研究对象分组 | 第39页 |
2.3 干预措施 | 第39-42页 |
2.3.1 药物治疗 | 第39-40页 |
2.3.2 心理咨询 | 第40-41页 |
2.3.3 社会支持 | 第41-42页 |
2.4 观察内容与时点 | 第42-43页 |
2.5 评价指标及工具 | 第43-46页 |
2.5.1 主要疗效评价 | 第43页 |
2.5.2 次要疗效指标 | 第43-45页 |
2.5.3 安全性评价 | 第45-46页 |
2.5.4 依从性评价 | 第46页 |
2.6 伦理学问题 | 第46-47页 |
2.6.1 伦理委员会审评 | 第46页 |
2.6.2 知情同意书 | 第46页 |
2.6.3 保密原则 | 第46-47页 |
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47-48页 |
2.7.1 数据分析集 | 第47页 |
2.7.2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2.8 质量控制 | 第48-50页 |
2.8.1 实验室质控 | 第48页 |
2.8.2 监查程序 | 第48页 |
2.8.3 数据管理与分析 | 第48-50页 |
3 研究结果 | 第50-90页 |
3.1 上海社区戒毒工作开展情况 | 第50-57页 |
3.1.1 上海社区戒毒组织结构体系 | 第50-52页 |
3.1.1.1 禁毒非营利社会组织 | 第51页 |
3.1.1.2 政府层面 | 第51-52页 |
3.1.2 上海社区戒毒工作机制 | 第52-55页 |
3.1.2.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协作机制 | 第52-53页 |
3.1.2.2 政府各部门联动机制 | 第53-54页 |
3.1.2.3 发挥基层政府及社区的优势 | 第54-55页 |
3.1.3 社工的介入 | 第55-57页 |
3.1.3.1 负责接收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 | 第55-56页 |
3.1.3.2 参与干预前评估和干预措施的制定 | 第56页 |
3.1.3.3 定期回访记录 | 第56-57页 |
3.1.3.4 协助评估和结案 | 第57页 |
3.2 社区戒毒试验结果分析 | 第57-90页 |
3.2.1 三组基线均衡性分析 | 第57-62页 |
3.2.1.1 三组对象在各区县的分布 | 第57-58页 |
3.2.1.2 三组对象的基本特征 | 第58-60页 |
3.2.1.3 基线疗效指标 | 第60-61页 |
3.2.1.4 基线安全性指标 | 第61-62页 |
3.2.3 疗效评价 | 第62-83页 |
3.2.3.1 维持治疗情况 | 第62-65页 |
3.2.3.2 复吸情况 | 第65-66页 |
3.2.3.3 焦虑自评量表 | 第66-68页 |
3.2.3.4 抑郁自评量表 | 第68-70页 |
3.2.3.5 心理渴求水平 | 第70-72页 |
3.2.3.6 疼痛程度 | 第72-73页 |
3.2.3.7 成瘾严重程度指数 | 第73-77页 |
3.2.3.8 稽延性戒断症状 | 第77-80页 |
3.2.3.9 健康状况评定 | 第80-83页 |
3.2.4 安全性评价 | 第83-88页 |
3.2.4.1 实验室检查 | 第83-87页 |
3.2.4.2 不良事件 | 第87-88页 |
3.2.5 依从性评价 | 第88-90页 |
3.2.5.1 用药依从性 | 第88页 |
3.2.5.2 团体心理干预依从性 | 第88-89页 |
3.2.5.3 社会支持干预情况 | 第89-90页 |
4 讨论 | 第90-103页 |
4.1 三组对象基本特征及基线指标的均衡性 | 第90页 |
4.2 三组社区戒毒效果 | 第90-97页 |
4.2.1 维持治疗率较高 | 第90-92页 |
4.2.2 脱失时间集中在治疗早期 | 第92页 |
4.2.4 因复吸被强制戒毒是脱失的主要原因 | 第92-93页 |
4.2.5 复吸率低 | 第93-95页 |
4.2.5.1 复吸定义对复吸率的影响 | 第93页 |
4.2.5.2 复吸的研究和检测方法 | 第93-94页 |
4.2.5.3 脱失者中复吸的比例较大 | 第94-95页 |
4.2.6 干预对象的抑郁、心理渴求、疼痛程度明显改善 | 第95页 |
4.2.7 焦虑程度有所反弹 | 第95页 |
4.2.8 其他次要疗效指标部分维度有所改善 | 第95-96页 |
4.2.8.1 成瘾严重程度指数 | 第95页 |
4.2.8.2 稽延性戒断症状 | 第95-96页 |
4.2.8.3 健康状况(SF-36) | 第96页 |
4.2.9 治疗的依从性良好 | 第96-97页 |
4.3 济泰片社区预防复吸的效果与美沙酮相当 | 第97页 |
4.4 济泰片在社区戒毒康复治疗中的优势 | 第97-98页 |
4.5 心理咨询未显效的原因探讨 | 第98-99页 |
4.5.1 社会支持措施一定程度上也会起到支持性心理治疗的作用 | 第98页 |
4.5.2 心理干预的时间与程度 | 第98-99页 |
4.6 上海开展社区戒毒工作的可借鉴之处 | 第99-102页 |
4.6.1 对戒毒康复者正确定位 | 第99-100页 |
4.6.2 整合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 | 第100页 |
4.6.3 注重加强专业化社工队伍建设 | 第100-102页 |
4.7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不足之处 | 第102-103页 |
4.7.1 创新性 | 第102页 |
4.7.2 不足之处 | 第102-103页 |
5 结论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3页 |
综述 | 第113-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5页 |
附录 | 第145-14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9-150页 |
致谢 | 第150-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