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城区山体综合保护规划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项目概况 | 第10-13页 |
1.1.1 项目缘起 | 第10-12页 |
1.1.2 项目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 第12页 |
1.1.3 方案完成方式 | 第12-13页 |
1.2 相关概念解读 | 第13-14页 |
1.2.1 山体 | 第13页 |
1.2.2 山体综合保护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经验借鉴 | 第14-20页 |
1.3.1 山体保护规划所属范畴 | 第14页 |
1.3.2 生态规划理论发展历程 | 第14-18页 |
1.3.3 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 第18-20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4页 |
1.4.1 研究范围 | 第20-2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4.4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2 现状研判 | 第24-35页 |
2.1 山—城关系分析 | 第25-26页 |
2.1.1 空间关系 | 第25-26页 |
2.1.2 功能联系 | 第26页 |
2.2 自然环境分析 | 第26-27页 |
2.2.1 自然资源 | 第26页 |
2.2.2 地质灾害 | 第26-27页 |
2.3 人工环境分析 | 第27-28页 |
2.3.1 土地利用 | 第27页 |
2.3.2 道路交通 | 第27-28页 |
2.3.3 建筑 | 第28页 |
2.4 人文历史环境分析 | 第28-30页 |
2.5 相关规划分析 | 第30-32页 |
2.5.1 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 第30页 |
2.5.2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析 | 第30-31页 |
2.5.3 生态带规划指标分析 | 第31-32页 |
2.6 生态敏感度分析 | 第32-33页 |
2.6.1 敏感度分析方法 | 第32页 |
2.6.2 生态因子的选取 | 第32-33页 |
2.7 综合评价(SWOT 分析) | 第33-35页 |
2.7.1 优势(Strength) | 第33页 |
2.7.2 劣势(Weakness) | 第33-34页 |
2.7.3 机遇(Opportunity) | 第34页 |
2.7.4 挑战(Threats) | 第34-35页 |
3 综合保护规划策略研究 | 第35-57页 |
3.1 理念提出 | 第35-37页 |
3.1.1 保护——发展的基础 | 第35-36页 |
3.1.2 发展——保护的目的 | 第36-37页 |
3.1.3 和谐——变被动为主动 | 第37页 |
3.2 目标定位与导向 | 第37-39页 |
3.2.1 总体定位 | 第37-38页 |
3.2.2 规划目标 | 第38-39页 |
3.3 规划原则 | 第39页 |
3.4 山体保护与治理策略 | 第39-47页 |
3.4.1 保护系统结构 | 第40-41页 |
3.4.2 山水整体环境风貌保护 | 第41-42页 |
3.4.3 空间管制分区 | 第42-45页 |
3.4.4 山体破坏及生态修复治理 | 第45-47页 |
3.5 山体发展与控制策略 | 第47-56页 |
3.5.1 发展思路 | 第48-49页 |
3.5.2 开发容量控制 | 第49-51页 |
3.5.3 观景点视线控制 | 第51-52页 |
3.5.4 建筑高度控制 | 第52-56页 |
3.6 框架性城市设计导则 | 第56-57页 |
4 典型方案解析 | 第57-72页 |
4.1 西山‐城山现状评价 | 第57-62页 |
4.1.1 人文历史环境分析 | 第57-58页 |
4.1.2 生态环境分析 | 第58页 |
4.1.3 土地利用分析 | 第58-59页 |
4.1.4 道路交通分析 | 第59-60页 |
4.1.5 建筑分析 | 第60-62页 |
4.1.6 防火、治安条件分析 | 第62页 |
4.2 西山‐城山功能定位 | 第62-63页 |
4.3 西山‐城山空间管制分区 | 第63-64页 |
4.3.1 禁建区 | 第63页 |
4.3.2 限建区 | 第63-64页 |
4.4 西山‐城山用地调整 | 第64-66页 |
4.4.1 建设开发容量指标控制 | 第64页 |
4.4.2 建筑高度控制 | 第64页 |
4.4.3 用地布局调整 | 第64-66页 |
4.5 西山‐城山交通规划 | 第66-68页 |
4.5.1 外部交通 | 第66-67页 |
4.5.2 内部交通 | 第67-68页 |
4.6 西山‐城山其他主要规划 | 第68-70页 |
4.6.1 公共配套服务设施规划 | 第68-69页 |
4.6.2 旅游发展规划 | 第69-70页 |
4.6.3 近期建设内容 | 第70页 |
4.7 政策保障体系 | 第70-72页 |
4.7.1 管理监督保障体系 | 第70-71页 |
4.7.2 防灾政策保障体系 | 第71页 |
4.7.3 治安政策保障体系 | 第71-72页 |
5 结论 | 第72-76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5.2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第73页 |
5.3 规划创新点与应用前景 | 第73-74页 |
5.4 规划不足与展望 | 第74-76页 |
6 致谢 | 第76-78页 |
7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8 附录: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