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不同积温带春玉米碳代谢机理及化学调控效应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引言第11-17页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低温冷害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第12页
        1.2.2 低温冷害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2-13页
        1.2.3 低温冷害对玉米光合作用关键酶的影响第13-14页
        1.2.4 低温冷害对玉米蔗糖代谢的影响第14-15页
        1.2.5 化学调控对玉米低温冷害的影响第15-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21页
    2.1 试验材料第17页
    2.2 试验设计第17页
    2.3 气象数据第17-18页
    2.4 田间取样第18页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18-20页
        2.5.1 玉米生育进程调查第18页
        2.5.2 干物重测定第18页
        2.5.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第18页
        2.5.4 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第18-19页
        2.5.5 光合速率测定第19页
        2.5.6 叶绿素含量测定第19页
        2.5.7 RuBP 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19页
        2.5.8 PEP 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19页
        2.5.9 蔗糖、蔗糖合成酶(SS)和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测定第19-20页
        2.5.10 蔗糖转化酶活性(Inv)测定第20页
    2.6 数据分析第20-2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1-54页
    3.1 三个积温带春玉米生育期温度变化第21-24页
        3.1.1 三个积温带春玉米生育期最高、最低温度的变化趋势第21-22页
        3.1.2 三个积温带春玉米生育期有效积温和日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第22-24页
    3.2 三个积温带两类玉米生育时期的差异第24-26页
        3.2.1 三个积温带春玉米的生育期第24-25页
        3.2.2 三个积温带春玉米各生育阶段活动积温和日均积温第25-26页
    3.3 三个积温带玉米干物重的变化与化学调控第26-31页
        3.3.1 三个积温带植株各器官干物重的变化第26-28页
        3.3.2 三个积温带单株干物重的变化第28-29页
        3.3.3 化学调控对三个积温带叶干重和单株干物重的影响第29-31页
    3.4 三个积温带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与化学调控第31-39页
        3.4.1 三个积温带叶面积指数的变化与化学调控第31-32页
        3.4.2 三个积温带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化学调控第32-34页
        3.4.3 三个积温带光合速率的变化与化学调控第34-35页
        3.4.4 三个积温带 RuBP 羧化酶活性的变化与化学调控第35-37页
        3.4.5 三个积温带 PEP 羧化酶活性的变化与化学调控第37-39页
    3.5 三个积温带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化学调控第39-47页
        3.5.1 三个积温蔗糖含量的变化与化学调控第39-40页
        3.5.2 三个积温带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变化与化学调控第40-42页
        3.5.3 三个积温带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化学调控第42-44页
        3.5.4 三个积温带酸性蔗糖转化酶活性的变化与化学调控第44-45页
        3.5.5 三个积温带中性蔗糖转化酶活性的变化与化学调控第45-47页
    3.6 三个积温带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及化学调控第47-50页
        3.6.1 三个积温带玉米产量的差异及化学调控第47-48页
        3.6.2 三个积温带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及化学调控第48-50页
    3.7 灌浆期有效积温与叶片 RuBP、PEP 羧化酶活性、光合速率、产量的关系第50-51页
    3.8 灌浆期有效积温与叶片蔗糖含量、SS、SPS、AI 和 NI 活性的关系第51-52页
    3.9 灌浆期叶片蔗糖含量与 SS、SPS、AI 和 NI 活性的关系第52-54页
4. 讨论第54-57页
    4.1 温度对两类春玉米灌浆过程的影响第54页
    4.2 积温对两类春玉米灌浆期叶片 RuBP 羧化酶和 PEP 羧化酶活性影响第54-55页
    4.3 积温对两类春玉米灌浆期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55页
    4.4 积温对两类春玉米灌浆期蔗糖含量的影响第55页
    4.5 积温对两类春玉米灌浆期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第55-56页
    4.6 积温对两类春玉米产量影响第56页
    4.7 化学调控对三个积温带玉米碳代谢的影响第56-57页
5.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附录第63-6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65页
作者简介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个类型猕猴桃品种实生苗对淹水胁迫的生理反应及其耐涝性比较
下一篇:基于Web的果树食心虫预测模型库的构建与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