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立题背景及课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液压缓冲器复位时间检验方法在国内外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液压缓冲器应用原理 | 第10-12页 |
1.2.2 液压缓冲器在电梯中的应用现状 | 第12页 |
1.2.3 电梯液压缓冲器复位时间检验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技术难点 | 第13-15页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拟解决的技术难点 | 第14-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2章 缓冲器复位时间测试方法的分析及系统的设计方案 | 第17-25页 |
2.1 缓冲器复位时间测试方法的分析 | 第17-19页 |
2.2 电梯缓冲器复位时间检测对系统的要求 | 第19-20页 |
2.3 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 第20-24页 |
2.3.1 总体方案分析 | 第20-22页 |
2.3.2 硬件方案分析 | 第22-23页 |
2.3.3 软件方案分析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硬件系统设计 | 第25-35页 |
3.1 上位机和下位机硬件设计 | 第25-28页 |
3.1.1 上位机硬件特性 | 第25页 |
3.1.2 下位机硬件特性 | 第25-26页 |
3.1.3 芯片选择 | 第26-28页 |
3.2 用户接口 | 第28-29页 |
3.2.1 上位机 | 第28-29页 |
3.2.2 下位机 | 第29页 |
3.3 激光测距模块设计 | 第29-31页 |
3.3.1 LRFS-0040-2型激光测距模块 | 第30页 |
3.3.2 INSIGHT-1500型激光测距模块 | 第30-31页 |
3.4 无线传输模块设计 | 第31-32页 |
3.5 抗干扰措施 | 第32-3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软件系统设计 | 第35-49页 |
4.1 系统软件框架介绍 | 第35-36页 |
4.2 检测系统软件平台搭建 | 第36-40页 |
4.2.1 Bootloader的移植 | 第37页 |
4.2.2 内核裁剪 | 第37-38页 |
4.2.3 文件系统的构建 | 第38-39页 |
4.2.4 下位机数据采集及上位机数据处理 | 第39-40页 |
4.2.5 上位机和下位机通信方式 | 第40页 |
4.3 软件系统基本工作流程 | 第40-43页 |
4.4 系统软件设计实现 | 第43-48页 |
4.4.1 系统程序设计分析 | 第43-46页 |
4.4.2 系统软件界面功能说明 | 第46-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系统现场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5.1 系统测试目的 | 第49页 |
5.2 系统测试内容 | 第49-50页 |
5.3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53-54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一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部分) | 第59-63页 |
附录二 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部分) | 第63-6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