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六味黄酮茶水溶性成分HPLC指纹图谱及其质量标准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6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6-26页
 第一章 保健茶的研究进展第16-26页
   ·天然黄酮类类化合物研究进展第16-21页
     ·天然黄酮类类化合物简介第16-17页
     ·黄酮类化合物基本结构第17页
     ·黄酮的分类第17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第17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第17-21页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第17-18页
       ·对肝脏的作用第18页
       ·对肾脏的作用第18-19页
       ·抗炎、镇痛作用第19页
       ·抗衰老,抗氧化损伤作用第19页
       ·抗紫外线作用第19-20页
       ·抗微生物、抗病毒作用第20-21页
       ·镇咳、祛痰作用第21页
       ·其他作用第21页
   ·保健茶的研究进展第21-24页
     ·保健茶及功能性食品的定义第21页
     ·功能性食品的分类第21-22页
     ·保健茶的起源与发展第22页
     ·功能性食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2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2-2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23页
     ·保健茶发展现状第23-24页
     ·目前保健茶存在的问题第24页
   ·本试验选用方法简介第24-26页
     ·本试验所用方法第24-25页
       ·TLC 法原理及特点第24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法原理及特点第24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及特点第24-25页
     ·选用方法的特点比较第25页
     ·本试验目的与意义第25页
     ·本试验创新点第25-26页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第26-61页
 第二章 原料药材的鉴别与相关测定第26-38页
   ·试验仪器第26页
   ·山楂的鉴别与鉴定第26-28页
     ·药品与试剂第26页
     ·山楂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第26-27页
       ·TLC 薄层色谱第26-27页
       ·试验结果第27页
     ·山楂药材的水分测定第27页
     ·山楂药材的灰分测定第27页
     ·山楂药材的浸出物测定第27页
     ·山楂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第27-28页
       ·供试品液制备第27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7-28页
       ·方法第28页
       ·结果第28页
   ·槐米的鉴别与鉴定第28-30页
     ·药品与试剂第28页
     ·槐米药材的薄层鉴别第28-29页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28页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28页
       ·薄层条件第28页
       ·TLC 薄层色谱第28-29页
       ·试验结果第29页
     ·槐米药材的水分测定第29页
     ·槐米药材的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第29页
     ·槐米药材的浸出物测定第29页
     ·槐米药材总黄酮含量测定第29-30页
       ·供试品液制备第29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9页
       ·方法第29-30页
       ·结果第30页
   ·决明子的鉴别与鉴定第30-31页
     ·药品与试剂第30页
     ·决明子药材的薄层鉴别第30-31页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30页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30页
       ·薄层条件第30页
       ·TLC 薄层色谱第30页
       ·试验结果第30-31页
     ·决明子药材的灰分测定第31页
     ·决明子药材总黄酮含量测定第31页
       ·供试品液制备第31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1页
       ·方法第31页
       ·结果第31页
   ·罗布麻叶的鉴别与鉴定第31-33页
     ·药品与试剂第31页
     ·罗布麻叶药材的薄层鉴别第31-32页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31页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31页
       ·薄层条件第31页
       ·TLC 薄层色谱第31-32页
       ·试验结果第32页
     ·罗布麻叶药材的水分测定第32页
     ·罗布麻叶药材的灰分测定第32页
     ·罗布麻叶药材总黄酮含量测定第32-33页
       ·供试品液制备第32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2页
       ·方法第32-33页
       ·结果第33页
   ·银杏叶的鉴别与鉴定第33-34页
     ·药品与试剂第33页
     ·银杏叶药材的薄层鉴别第33页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33页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33页
       ·薄层条件第33页
       ·TLC 薄层色谱第33页
       ·试验结果第33页
     ·银杏叶药材的水分测定第33-34页
     ·银杏叶药材的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第34页
     ·银杏叶药材的浸出物测定第34页
     ·银杏叶药材总黄酮含量测定第34页
       ·供试品液制备第34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4页
       ·方法第34页
       ·结果第34页
   ·陈皮的鉴别与鉴定第34-36页
     ·药品与试剂第34页
     ·陈皮药材的薄层鉴别第34-35页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34页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34页
       ·薄层条件第34页
       ·TLC 薄层色谱第34-35页
       ·试验结果第35页
     ·陈皮药材的水分测定第35页
     ·陈皮药材总黄酮含量测定第35-36页
       ·供试品液制备第35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5页
       ·方法第35页
       ·结果第35-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37页
   ·分析与讨论第37-38页
 第三章 六味黄酮茶的质量标准研究第38-51页
   ·性状第38页
   ·检查第38-45页
     ·仪器第38-39页
     ·外观检查第39页
     ·装量差异检查第39页
     ·内质审评第39页
     ·茶叶粉末及碎茶含量第39-40页
     ·水分含量检测第40页
     ·总灰分检测第40-41页
     ·浸出物检测第41-43页
       ·浸出物测定方法及试剂的确定第41-42页
       ·六味黄酮茶浸出物检测第42-43页
     ·重金属含量测定第43-45页
       ·仪器第43页
       ·试剂第43页
       ·方法第43页
       ·仪器参数第43-44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45页
   ·总黄酮含量测定第45-46页
     ·仪器第45页
     ·试剂第45页
     ·测定方法第45-46页
       ·供试品溶液制备第45-46页
       ·试剂制备第46页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6页
       ·测定方法第46页
       ·结果第46页
   ·总挥发油含量测定第46-47页
     ·仪器第46页
     ·试剂第46页
     ·样品第46页
     ·方法第46页
     ·结果第46-47页
   ·六味黄酮茶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第47-49页
     ·仪器第47页
     ·试剂第47页
     ·提取方法第47-49页
       ·供试品溶液制备第47页
       ·对照品溶液制备第47页
       ·色谱条件第47-48页
       ·标准曲线绘制与线性范围的确定第48页
       ·结果与分析第48-49页
   ·分析与讨论第49-51页
 第四章 六味黄酮茶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建立第51-56页
   ·仪器第51页
   ·试剂第51页
   ·色谱条件第51页
   ·提取方法的选定第51-52页
     ·样品前处理第51页
     ·样品溶液制备第51-52页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第52页
   ·六味黄酮茶水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建立第52-53页
   ·方法学试验第53-55页
     ·专属性试验第53-54页
     ·精密度试验第54页
     ·重复性试验第54页
     ·稳定性试验第54-55页
     ·加样回收率试验第55页
   ·分析与讨论第55-56页
     ·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的选择与确定第55页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55页
     ·色谱条件的优化第55-56页
 第五章 六味黄酮茶样品结果分析第56-61页
   ·样品的水分、装量差异及茶叶粉末、碎茶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结果分析第56页
   ·样品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结果分析第56页
   ·原料药材中总黄酮含量与样品的总黄酮含量的分析第56-57页
   ·八批样品的10 个质量评价指标的分析第57-58页
     ·八批样品质量评价指标的统计数据和方差分析第57-58页
     ·六味黄酮茶质量的相关分析和主成份分析第58页
   ·样品指纹图谱结果分析第58-59页
   ·样品指纹图谱相似性分析第59页
   ·主要成分定量分析第59-61页
第三部分 结论部分第61-66页
 第六章 六味黄酮茶质量标准的建立第61-64页
 第七章 总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第70-72页
致谢第72-74页
作者简介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藏冷杉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的研究
下一篇:紫草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