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问题研究--以景泰石林互助社为例
摘要 | 第2-4页 |
Summary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第15-17页 |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内涵 | 第15-16页 |
1、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定义 | 第15页 |
2、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特征 | 第15-16页 |
3、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模式 | 第16页 |
(二)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1、合作金融理论 | 第16页 |
2、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第16-17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关于合作金融组织的研究 | 第18页 |
2、关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研究 | 第18页 |
(三)研究述评 | 第18-19页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9-20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文献归纳法 | 第19-20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20页 |
3、定量分析方法 | 第20页 |
4、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方法 | 第20页 |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一)创新点 | 第20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1-32页 |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现状 | 第21-27页 |
(一)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1、区域概况 | 第21页 |
2、成立原因 | 第21-22页 |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经营现状 | 第22-27页 |
1、入社社员数逐年增加 | 第22页 |
2、存款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 第22-23页 |
3、贷款投放力度逐渐加大 | 第23-24页 |
4、盈利能力日益增强 | 第24-25页 |
5、分红水平稳步提高 | 第25页 |
6、风险控制能力逐步加强 | 第25-27页 |
7、法人治理结构基本完善 | 第27页 |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2页 |
(一)注册资本规模小,来源有限 | 第27-28页 |
(二)股本增长缓慢,融资渠道不畅通 | 第28页 |
(三)存款结构不合理,负债成本高 | 第28-29页 |
(四)贷款方式单一,额度偏小 | 第29-30页 |
(五)还款方式不灵活,缺乏创新 | 第30页 |
(六)净利润水平低,盈利空间有限 | 第30页 |
(七)金融服务产品创新较为缓慢,未开展其他业务 | 第30-31页 |
(八)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缺乏专业的金融人才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户金融需求调查分析 | 第32-47页 |
一、资料来源及说明 | 第32页 |
二、受访农户特征 | 第32-36页 |
(一)基本特征 | 第32-33页 |
(二)家庭基本情况 | 第33-34页 |
(三)资金需求状况 | 第34-36页 |
三、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户金融需求分析 | 第36-43页 |
(一)农户认知分析 | 第36页 |
(二)农户参与互助社的情况分析 | 第36-39页 |
1、入社基本情况 | 第36-37页 |
2、参与动因 | 第37-38页 |
3、参与途径 | 第38页 |
4、参与获益评价 | 第38-39页 |
(三)社员在互助社贷款情况 | 第39-42页 |
1、资金需求状况 | 第39-40页 |
2、资金借贷情况 | 第40-41页 |
3、贷款满足情况 | 第41-42页 |
4、还款情况 | 第42页 |
(四)社员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评价 | 第42-43页 |
四、供需失衡分析 | 第43-47页 |
(一)供需失衡现状分析 | 第43-45页 |
1、金融供给总量不足 | 第43-44页 |
2、金融服务供给不足 | 第44页 |
3、金融产品供给不足 | 第44-45页 |
(二)供需失衡原因分析 | 第45-47页 |
1、资金来源有限 | 第45页 |
2、金融服务与管理不足 | 第45-46页 |
3、制度因素制约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绩效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7-59页 |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绩效实证分析 | 第47-54页 |
(一)研究方法及分析原理 | 第47-49页 |
1、方法选取 | 第47-48页 |
2、模型介绍 | 第48页 |
3、样本数据选取 | 第48-49页 |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营效率分析 | 第49-52页 |
1、评价指标选取 | 第49页 |
2、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1)总体运营效率分析 | 第49-51页 |
(2)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分析 | 第51页 |
(3)规模报酬分析 | 第51-52页 |
(三)农户资金满足度分析 | 第52-54页 |
1、评价指标选取 | 第52页 |
2、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1)总体效率分析 | 第52-53页 |
(2)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分析 | 第53-54页 |
(四)研究结论 | 第54页 |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59页 |
(一)研究方法及分析原理 | 第54-55页 |
1、方法选取 | 第54-55页 |
2、模型介绍 | 第55页 |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第55-58页 |
1、评价指标选取 | 第55-56页 |
2、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三)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9-62页 |
一、本文结论 | 第59-60页 |
二、初步建议 | 第60-61页 |
三、进一步值得思考的问题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户需求情况调查问卷 | 第67-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72页 |
导师简介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