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多路径IP传输系统的配置管理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0-11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11-13页
第二章 网络配置管理相关技术研究第13-22页
    2.1 网络管理基本理论第13-15页
    2.2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第15-16页
    2.3 Java Web和MVC模式第16-18页
    2.4 XML技术与其在网络管理上的应用第18-19页
    2.5 NETCONF协议第19-21页
    2.6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多路径IP传输系统配置管理的分析与设计第22-36页
    3.1 多路径IP传输系统的配置管理的总体设计第22-27页
        3.1.1 多路径IP传输系统介绍第22-24页
        3.1.2 多路径IP传输系统的配置管理的功能介绍第24-25页
        3.1.3 多路径IP传输系统的配置管理的总体架构第25-27页
    3.2 多路径IP传输系统的配置管理子模块设计第27-35页
        3.2.1 站点配置参数的数据模型第27-28页
        3.2.2 配置参数读写模块设计第28-29页
        3.2.3 登录认证模块设计第29-30页
        3.2.4 核心控制模块和处理模块设计第30-32页
        3.2.5 配置参数同步模块设计第32-33页
        3.2.6 设备参数获取和配置模块设计第33-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多路径IP传输系统的配置管理的实现第36-60页
    4.1 多路径IP传输系统的配置管理的总体实现第36-37页
    4.2 多路径IP传输系统的配置管理的子模块实现第37-56页
        4.2.1 站点配置参数的数据模型第37-42页
        4.2.2 配置参数读写模块实现第42-45页
        4.2.3 登录认证模块实现第45-48页
        4.2.4 核心控制模块和处理模块的实现第48-52页
        4.2.5 配置参数同步模块实现第52-53页
        4.2.6 设备参数获取和配置模块实现第53-56页
    4.3 多路径IP传输系统的配置管理测试第56-59页
        4.3.1 配置参数读写模块的容错性测试第56-57页
        4.3.2 配置参数同步模块的功能测试第57-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1页
    5.1 工作总结第60页
    5.2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发表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inux平台可执行文件的安全编译选项检测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多路径IP传输系统的性能和故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