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缩略语说明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9页 |
1.1 抗生素的概述 | 第16-19页 |
1.1.1 抗生素的研究历史 | 第16-17页 |
1.1.2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 第17-19页 |
1.2 昆虫共生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研究 | 第19-29页 |
1.2.1 放线菌的概述 | 第19-20页 |
1.2.2 昆虫-放线菌的防御共生现象 | 第20-22页 |
1.2.3 蚂蚁共生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 第22-29页 |
第二章 掘穴蚁蚁丘放线菌的分离及其鉴定 | 第29-4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30页 |
2.1.3 培养基及主要溶液 | 第30-3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2.2.1 样品的采集 | 第31页 |
2.2.2 样品的处理及菌株的分离 | 第31页 |
2.2.3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藏 | 第31页 |
2.2.4 放线菌的培养特征观察 | 第31页 |
2.2.5 16S rDNA序列分析 | 第31-3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2.3.1 放线菌的分离及形态特征 | 第33-34页 |
2.3.2 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 | 第34-38页 |
2.4 讨论 | 第38-41页 |
第三章 活性菌株筛选及其抗菌活性研究和化学研究 | 第41-60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3.1.1 指示菌株 | 第41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3.1.3 实验试剂 | 第41-4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2-44页 |
3.2.1 菌株的筛选 | 第42页 |
3.2.2 高效液相分析发酵液的化学成分 | 第42-43页 |
3.2.3 放线菌菌株及其次级代谢产物抗菌活性研究 | 第43页 |
3.2.4 HPLC-MS快速分析 | 第43-4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4-58页 |
3.3.1 活性菌株的筛选结果 | 第44-45页 |
3.3.2 高效液相分析发酵液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45-46页 |
3.3.3 放线菌菌株及其次级代谢产物抗菌活性研究结果 | 第46-49页 |
3.3.4 HPLC-MS快速分析 | 第49-58页 |
3.4 讨论 | 第58-60页 |
第四章 放线菌A1302和A1314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 第60-77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60-61页 |
4.1.1 菌株 | 第60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60-61页 |
4.1.3 实验试剂 | 第61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1-63页 |
4.2.1 菌株A1302的发酵及提取 | 第61页 |
4.2.2 菌株A1302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61-62页 |
4.2.3 单体化合物的抗菌研究 | 第62页 |
4.2.4 菌株A1314的发酵及分离 | 第62-63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3-75页 |
4.3.1 菌株A1302代谢产物结构鉴定 | 第63-70页 |
4.3.2 单体化合物抗菌活性 | 第70-71页 |
4.3.3 菌株A1314代谢产物结构鉴定 | 第71-74页 |
4.3.4 单体化合物抗菌活性 | 第74-75页 |
4.4 讨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8页 |
附录 | 第88-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授权专利 | 第97-9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