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7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纳米与催化 | 第12-13页 |
1.2.1 纳米材料 | 第12页 |
1.2.2 纳米材料与催化 | 第12-13页 |
1.3 银纳米晶的合成 | 第13-18页 |
1.3.1 NaBH_4为还原剂合成银纳米晶 | 第13-15页 |
1.3.2 对苯二酚还原制备银纳米颗粒 | 第15页 |
1.3.3 柠檬酸钠还原法生成银纳米晶 | 第15-16页 |
1.3.4 CTAB还原法制备银纳米晶 | 第16页 |
1.3.5 PVP法制备银纳米晶 | 第16-17页 |
1.3.6 电化学法制备银纳米晶 | 第17-18页 |
1.3.7 光致还原法制备银纳米晶 | 第18页 |
1.4 Core-Shell核-壳型纳米结构材料 | 第18-19页 |
1.5 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因素 | 第19-25页 |
1.5.1 纳米材料不同形貌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19-21页 |
1.5.2 负载型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21-23页 |
1.5.3 纳米材料尺寸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 | 第23-25页 |
1.6 CO氧化反应 | 第25-27页 |
1.7 选题的出发点与立意 | 第27-29页 |
1.7.1 研究目的 | 第27-28页 |
1.7.2 研究体系的选择 | 第28页 |
1.7.3 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7页 |
第二章 化学试剂和实验表征 | 第37-43页 |
2.1 实验主要化学试剂 | 第37-38页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8-39页 |
2.3 结构表征与催化评价装置 | 第39-41页 |
2.3.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9页 |
2.3.2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ETEM) | 第39页 |
2.3.3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JEM—2100F) | 第39-40页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40页 |
2.3.5 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 | 第40页 |
2.3.6 拉曼光谱(Raman) | 第40-41页 |
2.3.7 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 | 第41页 |
2.4 CO催化氧化活性评价装置 | 第41页 |
2.5 仪器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 | 第41-43页 |
第三章 不同形貌的Ag纳米颗粒的合成 | 第43-51页 |
3.1 不同形貌银纳米晶的制备 | 第43-46页 |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6-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第四章 保护剂与Ag纳米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第51-67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催化剂的合成与制备 | 第52页 |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52-62页 |
4.4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第五章 Ag-界面相互作用及其构效关系 | 第67-89页 |
5.1 引言 | 第67-68页 |
5.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68-69页 |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69-82页 |
5.4 机理 | 第82页 |
5.5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总结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