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油田注水系统水力分析仿真计算 | 第12-30页 |
1.1 油田注水系统的组成 | 第12页 |
1.2 单元数学模型 | 第12-15页 |
1.2.1 管线单元数学模型 | 第12-13页 |
1.2.2 节点单元数学模型 | 第13-14页 |
1.2.3 注水泵的数学模型 | 第14-15页 |
1.3 注水管网系统仿真计算 | 第15-24页 |
1.3.1 建立单元方程 | 第15页 |
1.3.2 建立注水管网系统仿真模型 | 第15-17页 |
1.3.3 系统仿真模型的简化 | 第17-19页 |
1.3.4 注水管网水力修正模型 | 第19-22页 |
1.3.5 模型的求解过程 | 第22-24页 |
1.4 萨北油田注水系统仿真计算应用 | 第24-30页 |
1.4.1 萨北油田深度水注水系统 | 第24-26页 |
1.4.2 萨北油田普通水注水系统 | 第26-29页 |
1.4.3 计算误差的验证 | 第29-30页 |
第二章 油田注水系统运行优化 | 第30-42页 |
2.1 注水系统生产运行参数优化 | 第30-31页 |
2.2 注水系统开泵方案优化 | 第31-36页 |
2.2.1 开泵方案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2.2.2 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32-36页 |
2.3 考虑变频时注水系统运行参数优化 | 第36-39页 |
2.3.1 变频调速简介 | 第36-38页 |
2.3.2 考虑变频时运行参数优化模型 | 第38-39页 |
2.4 注水系统能耗计算方法 | 第39-42页 |
2.4.1 能量利用率和损失率计算 | 第39-40页 |
2.4.2 能耗计算 | 第40-42页 |
第三章 注水管网系统改造设计技术 | 第42-49页 |
3.1 注水管网系统改造设计技术 | 第42页 |
3.1.1 建立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42页 |
3.1.2 专家系统推理规则的建立 | 第42页 |
3.1.3 注水系统运行过程仿真研究 | 第42页 |
3.1.4 人机交互优化模式的研究 | 第42页 |
3.1.5 系统核实 | 第42页 |
3.2 注水管网系统改造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与算法 | 第42-46页 |
3.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2-46页 |
3.2.2 分层分解算法 | 第46页 |
3.3 注水管网系统布局改造的优化设计方法 | 第46-49页 |
3.3.1 注水站所辖注水半径判别知识 | 第46-47页 |
3.3.2 注水井排压力差值判别知识 | 第47页 |
3.3.3 管线经济流速判别知识 | 第47页 |
3.3.4 管线使用年限及穿孔次数判别知识 | 第47页 |
3.3.5 注水干线压力满足地质配注要求的判别知识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萨北油田注水系统仿真优化软件的设计与研制 | 第49-65页 |
4.1 系统的组成 | 第49页 |
4.2 系统的流程 | 第49-51页 |
4.2.1 系统的流程图 | 第49-50页 |
4.2.2 系统的主界面 | 第50-51页 |
4.3 系统的功能模块 | 第51-63页 |
4.3.1 图形建模模块 | 第51-52页 |
4.3.2 系统仿真模块 | 第52-55页 |
4.3.3 系统优化模块 | 第55-60页 |
4.3.4 管网分析模块 | 第60-63页 |
4.3.5 辅助功能模块 | 第63页 |
4.4 系统的环境要求 | 第63-64页 |
4.5 系统的安装与启动 | 第64-65页 |
第五章 萨北油田注水系统综合优化运行效果评价 | 第65-85页 |
5.1 萨北油田注水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 第65-75页 |
5.1.1 深度水注水系统 | 第66-70页 |
5.1.2 普通水注水系统 | 第70-75页 |
5.2 系统调整改造策略 | 第75-85页 |
5.2.1 系统运行优化 | 第75-78页 |
5.2.2 聚驱注水系统增建高压注水管线 | 第78-81页 |
5.2.3 深度水系统增加联络干线 | 第81-85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