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存贮器论文

基于分组—偏向随机游走的闪存地址映射及磨损均衡算法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5页
        1.1.1 闪存简介第12-13页
        1.1.2 闪存硬件特性第13-14页
        1.1.3 闪存存储体系结构第14-15页
    1.2 闪存均衡磨损算法第15-17页
        1.2.1 动态磨损均衡算法第16页
        1.2.2 静态均衡磨损算法第16页
        1.2.3 现有均衡磨损算法分析第16-17页
    1.3 研究意义及目标第17-18页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第18-21页
        1.4.1 论文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论文结构第19-21页
第2章 基于分组-偏向随机游走的闪存地址映射算法的设计与实现第21-32页
    2.1 闪存地址映射理论基础第21-22页
    2.2 算法理论基础——局部性原理与随机游走理论第22页
    2.3 基于分组-偏向随机游走的闪存地址映射算法的设计第22-31页
        2.3.1 算法的核心数据结构第22-24页
        2.3.2 分组策略对棋盘形态及偏向随机游走的影响第24-26页
        2.3.3 偏向随机游走算法描述第26-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磨损均衡算法、垃圾回收算法及闪存转换层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第32-40页
    3.1 基于分组-偏向随机游走的闪存磨损均衡算法的设计与实现第32-33页
        3.1.1 算法描述第32-33页
    3.2 基于分组-偏向随机游走的闪存垃圾回收策略设计与实现第33-36页
        3.2.1 闪存垃圾回收理论基础第33-35页
        3.2.2 算法描述第35-36页
    3.3 基于分组-偏向随机游走的闪存转换层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第36-39页
        3.3.1 闪存转换层控制器设计要求第36页
        3.3.2 闪存转换层控制器算法描述第36-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实验仿真、算法性能分析及算法改进第40-61页
    4.1 对比算法介绍第40页
    4.2 仿真平台及实验环境第40-44页
        4.2.1 仿真平台简介第40-41页
        4.2.2 实验环境第41页
        4.2.3 Disksim的测试指令第41-42页
        4.2.4 测试参数配置第42-44页
    4.3 测试数据第44页
        4.3.1 测试数据来源第44页
        4.3.2 测试数据格式第44页
    4.4 仿真实验结果比较及分析第44-49页
        4.4.1 内存消耗比较第45-46页
        4.4.2 芯片磨损均衡效果比较第46-49页
    4.5 算法改进第49-59页
        4.5.1 改进算法描述第50-52页
        4.5.2 改进算法内存消耗比较第52-53页
        4.5.3 改进算法磨损均衡效果比较第53-56页
        4.5.4 算法改进前后运行时间比较第56-57页
        4.5.5 算法应用于大容量闪存芯片的可行性验证第57-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结论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67-68页
附录第68-70页
    附录Ⅰ核心代码第68-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联规则和本体在糖尿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高非线性光纤四波混频效应的频谱整合技术及其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