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 引言 | 第6-18页 |
1.1 GIPC2基因 | 第6-7页 |
1.2 基因表达调控方式 | 第7-15页 |
1.2.1 转录水平调控 | 第8-12页 |
1.2.2 转录后水平调控 | 第12-15页 |
1.2.3 表观水平调控 | 第15页 |
1.3 双荧光报告系统研究基因表达调控 | 第15-18页 |
二 材料和方法 | 第18-2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2.1.1 细胞 | 第18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8页 |
2.1.3 主要试剂盒 | 第18页 |
2.1.4 主要耗材,仪器及设备 | 第18-20页 |
2.1.5 溶液配制 | 第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8页 |
2.2.1 细胞培养、传代、复苏及冻存 | 第20-21页 |
2.2.2 基因组DNA提取,RNA提取 | 第21-22页 |
2.2.3 快速琼脂糖凝胶DNA回收 | 第22-23页 |
2.2.4 质粒中量提取 | 第23-24页 |
2.2.5 RIPA法裂解细胞提取总蛋白和BCA法测定蛋白浓度 | 第24页 |
2.2.6 Westhern Bolt | 第24-25页 |
2.2.7 人和大鼠GIPC2基因翻译起始位点上游不同长度截短片段重组质粒构建和人和大鼠外显子、内含子高度同源序列重组质粒构建 | 第25-26页 |
2.2.8 细胞转染和双荧光检测 | 第26页 |
2.2.9 Vista及NCBI比对序列同源性和MethPrimer预测序列CpG island | 第26-27页 |
2.2.10 异丙醇/乙酸钠纯化DNA | 第27页 |
2.2.11 体外构建目标序列甲基化重组质粒 | 第27-28页 |
2.2.12 逆转录及实时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 | 第28页 |
三 实验结果 | 第28-44页 |
3.1 GIPC2的保守性 | 第28-29页 |
3.2 人和大鼠G/PC2核心启动子 | 第29-31页 |
3.3 GIPC2的非编码区对GIPC2的调控作用 | 第31-38页 |
3.4 α-KG对GIPC2的调控作用 | 第38-40页 |
3.5 5'aza对GIPC2的调控作用 | 第40页 |
3.6 GIPC2的编码区对GIPC2的调控作用 | 第40-44页 |
四 讨论 | 第44-48页 |
总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英文名词及缩写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