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2章 公司僵局的法律透析 | 第13-17页 |
2.1 公司僵局的概念内涵与公司僵局形成的原因 | 第13-14页 |
2.1.1 公司僵局的概念内涵 | 第13页 |
2.1.2 公司僵局形成的原因 | 第13-14页 |
2.2 公司僵局的类型与不良后果 | 第14-17页 |
2.2.1 公司僵局的表现类型 | 第14-15页 |
2.2.2 公司僵局的危害性 | 第15-17页 |
第3章 司法破解公司僵局的路径选择 | 第17-29页 |
3.1 公司自治机制及其局限性 | 第17-20页 |
3.1.1 公司自治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 第17-19页 |
3.1.2 公司自治的局限性 | 第19-20页 |
3.1.3 公司自治与公司僵局的关系 | 第20页 |
3.2 司法救济机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 第20-24页 |
3.2.1 司法救济的法理基础 | 第20-22页 |
3.2.2 司法救济的现实必要性 | 第22-24页 |
3.3 司法救济的具体途径和优劣分析 | 第24-29页 |
3.3.1 司法强制解散公司 | 第24-25页 |
3.3.2 强制股权置换 | 第25-26页 |
3.3.3 除名制与退出权 | 第26页 |
3.3.4 临时董事制度 | 第26-27页 |
3.3.5 其他救济途径 | 第27-29页 |
第4章 我国公司僵局救济体系现状分析及完善性建议 | 第29-39页 |
4.1 我国公司僵局救济体系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 第29-32页 |
4.1.1 相关救济机制的立法背景 | 第29-30页 |
4.1.2 市场经济背景下公司僵局救济上的新困境 | 第30-32页 |
4.2 完善性建议 | 第32-39页 |
4.2.1 构建我国公司僵局救济网络的总体原则 | 第32-33页 |
4.2.2 完善司法强制解散公司制度 | 第33-34页 |
4.2.3 建立司法强制公司分立制度 | 第34-35页 |
4.2.4 建立完善公司僵局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机制 | 第35-36页 |
4.2.5 强化公司章程的事先预防作用 | 第36-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