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宗整脊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生存质量的中期随访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3-22页 |
1.1 现代医学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 | 第13-15页 |
1.1.1 腰椎的相关解剖学基础 | 第13-15页 |
1.1.1.1 腰椎管解剖结构 | 第13页 |
1.1.1.2 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 | 第13页 |
1.1.1.3 腰椎管狭窄的病因 | 第13-14页 |
1.1.1.4 腰椎管狭窄的症状 | 第14页 |
1.1.1.5 腰椎管狭窄的体征 | 第14页 |
1.1.1.6 腰椎管狭窄的辅助检查 | 第14页 |
1.1.1.7 腰椎管狭窄与腰椎曲度的关系 | 第14-15页 |
1.1.1.7.1 正常腰椎生理曲度 | 第14-15页 |
1.2 腰椎管狭窄症的西医治疗 | 第15-17页 |
1.2.1 非手术疗法 | 第15页 |
1.2.1.1 封闭治疗 | 第15页 |
1.2.2 手术治疗 | 第15-17页 |
1.2.2.1 传统全椎板减压术 | 第15页 |
1.2.2.2 有限减压术 | 第15-16页 |
1.2.2.3 半椎板减压术 | 第16页 |
1.2.2.4 开窗减压术 | 第16页 |
1.2.2.5 显微减压术 | 第16页 |
1.2.2.6 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 第16-17页 |
1.2.2.7 非融合性内固定术 | 第17页 |
1.3 祖国医学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 | 第17-19页 |
1.3.1 腰椎管狭窄症中医病因病机 | 第17-18页 |
1.3.2 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治疗 | 第18-19页 |
1.3.2.1 中药外敷 | 第18页 |
1.3.2.2 中药内服 | 第18页 |
1.3.2.3 牵引疗法 | 第18页 |
1.3.2.4 四维牵引 | 第18-19页 |
1.3.2.5 针灸治疗 | 第19页 |
1.3.2.6 针刀治疗 | 第19页 |
1.3.2.7 推拿正骨 | 第19页 |
1.4 生存质量研究 | 第19-22页 |
1.4.1 概念 | 第19-20页 |
1.4.2 生存质量与骨科学 | 第20页 |
1.4.3 生存质量与腰椎管狭窄症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2-28页 |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22页 |
2.1.1 病例来源 | 第22页 |
2.1.2 诊断标准 | 第22页 |
2.1.3 纳入标准 | 第22页 |
2.1.4 排除标准 | 第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2.2.1 病例分组 | 第22页 |
2.3 治疗方法 | 第22-24页 |
2.3.1 基础治疗 | 第22-23页 |
2.3.2 骨盆牵引治疗规程 | 第23-24页 |
2.3.3 随访方法 | 第24页 |
2.3.4 疗效评价 | 第24页 |
2.3.5 统计学处理 | 第24页 |
2.4 临床资料及结果 | 第24-27页 |
2.4.1 临床资料 | 第24-25页 |
2.4.2 随访资料比较 | 第25-27页 |
2.5 结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8-33页 |
3.1 量表的选择 | 第28页 |
3.2 腰椎管狭窄症治疗方法的选择 | 第28-29页 |
3.3 以宗整脊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 | 第29-30页 |
3.4 腰椎管狭窄症治疗机理的分析 | 第30-31页 |
3.5 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的探讨 | 第31-32页 |
3.6 不足与展望 | 第32-33页 |
3.6.1 不足 | 第32页 |
3.6.2 展望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附录 | 第38-42页 |
附录1 | 第38-41页 |
附录2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