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3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第9页 |
| (二) 乡村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 | 第9-10页 |
| (三) "五美乡村"建设的提出 | 第10页 |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一)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 (一)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的设计原则 | 第13-15页 |
| 一、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 | 第13页 |
| 二、保护传承的设计原则 | 第13页 |
| 三、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欢潭村"景观规划的基本情况 | 第15-19页 |
| 一、"欢潭村"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第15-16页 |
| (一)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 (二) 自然环境 | 第15-16页 |
| 二、项目现状 | 第16-19页 |
| (一) 村庄现状 | 第16页 |
| (二) 景观特色 | 第16-18页 |
| (三) 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欢潭村"生态景观规划的目标与策略 | 第19-23页 |
| 一、目标 | 第19-20页 |
| (一) 设计理念 | 第19页 |
| (二) 发展目标 | 第19-20页 |
| (三) 发展定位 | 第20页 |
| 二、策略 | 第20-23页 |
| (一) 模式一:"输血式"农村建设模式—注重农村整治与美化 | 第20-21页 |
| (二) 模式二:"换血式"农村建设模式—注重于为农村引进新的经济增长点 | 第21页 |
| (三) 模式三:"造血式"农村建设模式—注重于为农村自有资源的开发和用 | 第21-23页 |
| 第四章 "欢潭村"乡村改造中具体实践的内容 | 第23-31页 |
| 一、自然生态环境规划 | 第23页 |
| 二、建筑设计规划 | 第23-26页 |
| 三、水体环境规划 | 第26页 |
| 四、公共环境规划 | 第26-31页 |
| 结语 | 第31-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 附图 | 第35-39页 |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