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防哮饮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脾气虚证的疗效观察
引言 | 第1-3页 |
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临床研究 | 第9-21页 |
一、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一) 西医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二)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0页 |
二、病例选择标准 | 第10-11页 |
(一) 纳入病例标准 | 第10-11页 |
(二) 排除病例标准 | 第11页 |
(三) 剔除病例标准 | 第11页 |
三、观察方法 | 第11-12页 |
(一) 药物及用法 | 第11-12页 |
(二) 疗程 | 第12页 |
(三) 观察指标 | 第12页 |
四、疗效判定标准 | 第12-13页 |
(一) 主要指标项目 | 第12页 |
(二) 单项指标计算方法 | 第12-13页 |
(三) 总疗效计算方法 | 第13页 |
(四) 疗效判断标准 | 第13页 |
(五)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第13页 |
(六) 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13页 |
五、统计方法 | 第13-14页 |
六、一般资料 | 第14-16页 |
(一) 病例来源及分组 | 第14页 |
(二) 性别分布 | 第14页 |
(三) 年龄分布 | 第14-15页 |
(四) 既往史 | 第15页 |
(五) 病程分布 | 第15-16页 |
(六) 初次发作诱因 | 第16页 |
(七) 发作期病情分布 | 第16页 |
七、结果分析 | 第16-21页 |
(一)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 | 第16-17页 |
(二)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哮喘发作相关项目比较 | 第17-18页 |
(三)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呼吸道感染次数比较 | 第18-19页 |
(四)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变化比较 | 第19页 |
(五)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呼气峰流速比较 | 第19-20页 |
(六) 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比较 | 第20页 |
(七) 临床疗效分析 | 第20-21页 |
讨论 | 第21-36页 |
一、祖国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 第21-25页 |
(一) 哮喘的命名及历史沿革 | 第21-22页 |
(二) 哮喘的病因病机探讨 | 第22-25页 |
二、现代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 第25-27页 |
(一) 病因 | 第25-26页 |
(二) 发病机制 | 第26-27页 |
三、治则治法 | 第27-28页 |
四、方药分析 | 第28-33页 |
(一) 方解 | 第28-30页 |
(二) 现代药理研究 | 第30-33页 |
五、疗效分析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综述 | 第42-52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论文著作 | 第55-58页 |
详细摘要 | 第58-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