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回顾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 | 第20-30页 |
2.1 COSO风险管理框架理论 | 第20-22页 |
2.1.1 COSO风险管理框架理论的概念和目标 | 第20页 |
2.1.2 COSO风险管理框架理论五要素 | 第20-22页 |
2.2 P2P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2.1 信任理论 | 第23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3页 |
2.2.3 直接融资理论 | 第23-24页 |
2.2.4 民间金融深化理论 | 第24页 |
2.3 P2P的基本理论 | 第24-30页 |
2.3.1 P2P的概念 | 第24页 |
2.3.2 P2P模式及特征 | 第24-26页 |
2.3.3 P2P面临的风险种类 | 第26-30页 |
第三章 TBJ公司P2P平台风险控制现状 | 第30-43页 |
3.1 TBJ公司平台与行业概况 | 第30-38页 |
3.1.1 公司基本情况 | 第30-35页 |
3.1.2 行业及市场竞争现状 | 第35-38页 |
3.2 TBJ公司平台的风险管理情况 | 第38-43页 |
3.2.1 公司经营风险来源 | 第39-40页 |
3.2.2 公司经营风险管理手段 | 第40-43页 |
第四章 TBJ公司P2P平台风险控制现行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3-59页 |
4.1 行业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 | 第43-51页 |
4.1.1 行业四大平台与TBJ平台发展对比分析 | 第43-49页 |
4.1.2 竞争力不足原因分析 | 第49-51页 |
4.2 信用审核标准过于宽松,风险评估乏力 | 第51-55页 |
4.2.1 传统信贷审核标准 | 第51-53页 |
4.2.2 TBJ平台风险审核对比传统审核标准不足分析 | 第53-55页 |
4.3 应急公关能力相对薄弱,内外交流不畅 | 第55-56页 |
4.4 内部监管约束力不强,存在夸大宣传的问题 | 第56-59页 |
4.4.1 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构,内控活动薄弱 | 第56-57页 |
4.4.2 产品及概念存有夸大宣传的问题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对TBJ公司P2P平台风险控制体系的改进建议 | 第59-65页 |
5.1 提高产品专业化程度,发掘平台竞争力 | 第59-61页 |
5.1.1 优化客户端流程,完善支付流程 | 第59-60页 |
5.1.2 提高产品专业化程度,消除不必要风险 | 第60-61页 |
5.2 加强审批流程,量化审核标准 | 第61-62页 |
5.2.1 采用自动审贷技术,提高审批效率 | 第61-62页 |
5.2.2 量化审核标准,降低审核流程风险 | 第62页 |
5.3 建立内外部有效沟通机制,完善公关关系处理 | 第62-63页 |
5.3.1 健全沟通长效机制,加强内外部交流 | 第62-63页 |
5.3.2 规范网站的信息披露,提高信息透明度 | 第63页 |
5.4 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完善内控活动 | 第63-65页 |
5.4.1 完善组织架构,健全规章制度 | 第63-64页 |
5.4.2 由内而外健全控制措施 | 第64-65页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