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虚构原价行为概述 | 第10-16页 |
一、虚构原价行为的概念 | 第10-13页 |
(一) 虚构原价行为的定义 | 第10-11页 |
(二) 虚构原价行为的定性 | 第11-13页 |
二、虚构原价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13-14页 |
(一) 主观方面 | 第13页 |
(二) 客观方面 | 第13-14页 |
三、虚构原价行为的成因及其危害 | 第14-16页 |
(一) 虚构原价行为产生的原因 | 第14-15页 |
(二) 虚构原价行为的危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法律对虚构原价行为的规制 | 第16-26页 |
一、虚构原价行为的价格法规制 | 第16-22页 |
(一) 价格法的相关规定 | 第16-18页 |
1、禁止虚构原价行为 | 第16页 |
2、虚构原价行为的举报制度 | 第16-17页 |
3、虚构原价行为的法律责任 | 第17-18页 |
4、虚构原价行为的价格监督检查制度 | 第18页 |
(二) 价格法对虚构原价行为规制的缺陷 | 第18-22页 |
1、立法层次较低 | 第18页 |
2. 法律条款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 | 第18-19页 |
3、举报制度中证据提供责任分配不当 | 第19-20页 |
4、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 | 第20-21页 |
5、价格监管机制存在缺陷 | 第21-22页 |
二、虚构原价行为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制 | 第22-24页 |
(一)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 第22-23页 |
1、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 第22页 |
2、对经营者义务的规定 | 第22页 |
3、虚构原价行为的法律责任 | 第22-23页 |
(二)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虚构原价行为规制的主要缺陷 | 第23-24页 |
1、对消费者知情权保障的原则性 | 第23页 |
2、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前提不明确 | 第23-24页 |
三、虚构原价行为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域外对虚构原价行为法律规制的经验 | 第26-33页 |
一、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对虚构原价行为的规制 | 第26-28页 |
(一) 立法上 | 第26-27页 |
(二) 执法机构设置上 | 第27页 |
(三) 规制措施和手段上 | 第27-28页 |
(四) 第三方主体设置上 | 第28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对虚构原价行为的规制 | 第28-30页 |
(一) 立法上 | 第28页 |
(二) 执法机构设置上 | 第28-29页 |
(三) 规制措施和手段上 | 第29-30页 |
(四) 第三方主体设置上 | 第30页 |
三、域外对虚构原价行为规制的借鉴意义 | 第30-33页 |
(一) 注重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 | 第30-31页 |
(二) 将虚构原价行为纳入竞争法的调整范畴内 | 第31页 |
(三) 提高虚构原价行为的违法成本 | 第31页 |
(四) 完善的“企业劝说”制度 | 第31-32页 |
(五) 完善的价格监督检查机制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对虚构原价行为规制的建议 | 第33-44页 |
一、《价格法》的完善 | 第33-39页 |
(一) 统一立法 | 第33页 |
(二) 细化价格法规中原则性的规定 | 第33页 |
(三) 完善举报制度中的证据提供责任分配 | 第33-34页 |
(四) 制定降价备案制度 | 第34-35页 |
(五) 构建“经营者劝说”制度 | 第35页 |
(六) 完善虚构原价行为的法律责任体系 | 第35-38页 |
1、引入刑事责任追究制度 | 第35-36页 |
2、完善虚构原价行为的行政责任 | 第36-37页 |
3、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 | 第37-38页 |
(七) 完善监管制度 | 第38-39页 |
1、完善价格监管主体 | 第38页 |
2、加强社会监督机制 | 第38-39页 |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 | 第39-41页 |
(一) 贯彻诚实信用原则 | 第39页 |
(二) 完善消费者知情权的保障 | 第39-40页 |
(三) 明确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前提 | 第40-41页 |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 | 第41-42页 |
(一) 明确规定虚构原价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 第41页 |
(二) 明确界定虚伪性廉价宣传行为 | 第41-42页 |
四、法律适用冲突的平衡与协调 | 第42-44页 |
(一) 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 | 第42页 |
(二) 虚构原价行为规制的法律选择与适用 | 第42-44页 |
1、法律选择 | 第42页 |
2、法律适用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谢辞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