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论文

分数阶系统的控制理论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1.1 引言第16-17页
    1.2 分数阶系统控制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1 典型的分数阶控制器第17页
        1.2.2 分数阶系统的稳定性理论与控制器设计第17-18页
    1.3 分数阶系统的数学基础第18-20页
        1.3.1 分数阶微积分的定义与性质第18-19页
        1.3.2 米塔格-莱弗勒(Mittag-Leffler)函数与分数阶微分方程的解第19-20页
    1.4 内容与结构安排第20-22页
第二章 不确定分数阶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第22-54页
    2.1 预备知识第23-26页
        2.1.1 线性定常分数阶系统的稳定区域及LMI判据第23-24页
        2.1.2 多胞型集合的数学描述第24页
        2.1.3 多项式矩阵的约当对第24-26页
    2.2 具有多胞型系统矩阵的分数阶系统鲁棒镇定第26-30页
        2.2.1 问题描述第26-27页
        2.2.2 主要结果——确定和不确定分数阶系统稳定与镇定的LMI方法第27-28页
        2.2.3 仿真算例第28-30页
    2.3 分数阶系统具有多胞型特征矩阵时的鲁棒稳定分析第30-37页
        2.3.1 问题描述第31页
        2.3.2 主要结果——多胞型多项式矩阵的鲁棒稳定第31-34页
        2.3.3 仿真算例第34-37页
    2.4 阶次与系数具有耦合关系不确定时的鲁棒稳定与镇定第37-44页
        2.4.1 问题描述第38页
        2.4.2 主要结果——耦合参数不确定分数阶系统的鲁棒稳定与鲁棒镇定第38-41页
        2.4.3 仿真算例第41-44页
    2.5 本章定理证明第44-51页
        2.5.1 定理2.1的证明第44-46页
        2.5.2 定理2.2的证明第46页
        2.5.3 定理2.3的证明第46-47页
        2.5.4 定理2.4的证明第47-48页
        2.5.5 定理2.5的证明第48页
        2.5.6 定理2.6的证明第48页
        2.5.7 定理2.7的证明第48-49页
        2.5.8 定理2.8的证明第49-51页
        2.5.9 定理2.9的证明第51页
    2.6 本章小结第51-54页
第三章 分数阶系统的H_∞控制第54-68页
    3.1 预备知识第55-58页
        3.1.1 L_∞空间与H_∞空间第55-56页
        3.1.2 系统H_∞范数的物理意义第56页
        3.1.3 广义KYP引理第56-58页
    3.2 问题描述第58-59页
    3.3 主要结果——分数阶系统的界实引理与H_∞控制第59-60页
    3.4 仿真算例第60-64页
    3.5 本章定理证明第64-67页
        3.5.1 定理3.1的证明第64-65页
        3.5.2 定理3.2的证明第65-66页
        3.5.3 定理3.3的证明第66-67页
    3.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四章 分数阶系统的劳斯型判据第68-92页
    4.1 分数次多项式及其零点在黎曼面中的结构第69-71页
    4.2 实系数同元分数次多项式的劳斯型判据第71-75页
    4.3 特殊情况分析第75-76页
    4.4 复系数同元分数次多项式关于一般扇形区域的劳斯型判据第76-77页
    4.5 非同元分数次多项式零点分布的图解法判据第77-78页
    4.6 仿真算例第78-85页
    4.7 本章定理证明第85-90页
        4.7.1 定理4.1的证明第85-88页
        4.7.2 定理4.2的证明第88页
        4.7.3 定理4.3的证明第88-89页
        4.7.4 定理4.4的证明第89页
        4.7.5 定理4.5的证明第89-90页
    4.8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五章 线性定常分数阶系统的逆李雅普诺夫定理第92-106页
    5.1 分数阶系统从传递函数描述到状态空间实现第93-97页
        5.1.1 从传递函数到伪状态空间第93-95页
        5.1.2 状态空间实现第95-97页
    5.2 主要结果——线性定常分数阶系统的逆李雅普诺夫定理第97-99页
    5.3 仿真算例第99-101页
    5.4 线性定常分数阶系统逆李雅普诺夫定理的证明第101-104页
    5.5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第六章 分数阶系统的无穷维状态空间分析与LQR控制第106-118页
    6.1 预备知识与问题描述第107-109页
        6.1.1 从伪状态空间方程到无穷维状态空间方程第107-108页
        6.1.2 分数阶系统的广义二次型指标与LQR控制的问题描述第108-109页
    6.2 分数阶系统的无穷维状态空间分析工具——空间积第109-112页
    6.3 分数阶系统的LQR控制第112-113页
    6.4 一个具体例子第113页
    6.5 本章定理证明第113-115页
        6.5.1 定理6.1的证明第113-115页
        6.5.2 定理6.2的证明第115页
    6.6 本章小结第115-118页
第七章 分数阶系统的有限维近似与初始值问题第118-140页
    7.1 分数阶积分器的有限维近似第119-125页
        7.1.1 仿真算例第121-125页
    7.2 一般分数阶系统的有限维近似第125-128页
        7.2.1 仿真算例第126-128页
    7.3 分数阶微分方程的初始值问题研究第128-135页
        7.3.1 不同定义对应的初始条件第128-132页
        7.3.2 仿真算例第132-135页
    7.4 非零初始状态下线性定常分数阶系统的稳定性第135-137页
    7.5 本章小结第137-140页
第八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第140-144页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40-141页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41-142页
    8.3 前景展望第142-143页
    8.4 研究体会第143-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52页
致谢第152-15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研究成果第154-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足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合成孔径雷达目标识别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