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燃煤烟气二氧化碳催化氢化还原反应实验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主要符号表第16-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3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7-20页
    1.2 CO_2减排技术第20-27页
        1.2.1 碳捕集技术第20-24页
        1.2.2 CO_2资源化利用技术第24-27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第27-29页
    1.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2章 CO_2转化反应实验研究第30-48页
    2.1 供氢体试剂的选取第30-32页
        2.1.1 无机供氢体第30-31页
        2.1.2 有机供氢体第31-32页
    2.2 实验装置与步骤第32-34页
    2.3 仪器设备与分析方法第34页
    2.4 实验药品第34-36页
        2.4.1 实验试剂第34-35页
        2.4.2 吸收液制备第35-36页
    2.5 M与IPA吸收液的反应性能对比第36页
    2.6 供氢试剂M溶剂的选取第36-38页
    2.7 M与CO_2反应的正交实验分析第38-39页
    2.8 影响因素实验第39-43页
        2.8.1 r_e对CO_2转化效率的影响第39-40页
        2.8.2 c_M对CO_2转化效率的影响第40页
        2.8.3 T对CO_2转化效率的影响第40-42页
        2.8.4 pH对CO_2转化效率的影响第42-43页
    2.9 共存气体对CO_2转化效率的影响第43-44页
        2.9.1 脱硫后SO_2及NO对体系的影响第43-44页
        2.9.2 O_2对CO_2转化效率的影响第44页
    2.10 CO_2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44-45页
    2.11 M与CO_2反应的平行实验第45页
    2.12 M与CO_2反应的穿透实验第45-47页
    2.1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CO_2催化还原反应实验研究第48-72页
    3.1 CO_2加氢转化催化剂第48-53页
    3.2 M释氢催化剂第53-54页
    3.3 催化剂的筛选第54-58页
        3.3.1 实验药品第54页
        3.3.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54-55页
        3.3.3 催化剂制备与筛选第55-58页
    3.4 Ni催化剂制备条件的优化第58-61页
        3.4.1 载体第58-59页
        3.4.2 Ni/P摩尔比第59-60页
        3.4.3 浸渍时间第60页
        3.4.4 焙烧温度第60-61页
    3.5. Ni-P/Al_2O_3催化剂催化CO_2反应的影响因素实验第61-67页
        3.5.1 催化剂添加量对CO_2催化转化的影响第61-62页
        3.5.2 供氢体浓度对CO_2催化转化的影响第62-63页
        3.5.3 温度对CO_2催化转化的影响第63-64页
        3.5.4 pH对CO_2催化转化的影响第64-65页
        3.5.5 乙醇浓度对CO_2催化转化的影响第65-66页
        3.5.6 总气体流量对CO_2催化转化的影响第66页
        3.5.7 停留时间对CO_2催化转化的影响第66-67页
    3.6 CO_2催化转化的最佳实验条件第67-68页
    3.7 Ni-P/Al_2O_3催化剂表征第68-70页
        3.7.1 SEM表征与分析第68-69页
        3.7.2 XRD表征与分析第69-70页
        3.7.3 CO_2催化反应机理第70页
    3.8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4章 CO_2与M反应机理第72-87页
    4.1 CO_2反应特性第72页
    4.2 M反应特性与机理第72-73页
    4.3 反应产物表征第73-83页
        4.3.1 UAS分析第73-77页
        4.3.2 IC分析第77-79页
        4.3.3 FTIR分析第79-81页
        4.3.4 HPLC/MS分析第81-83页
    4.4 CO_2的硼氢化还原反应机理第83-85页
    4.5 电极电势理论分析第85页
    4.6 HCOOH分离提纯第85-86页
    4.7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5章 CO_2转化反应热力学第87-98页
    5.1 反应系统的热力学参数第87-89页
        5.1.1 反应焓变第87-88页
        5.1.2 反应熵变第88页
        5.1.3 吉布斯函数第88页
        5.1.4 平衡常数第88-89页
    5.2 标准状态下的CO_2反应热力学第89页
    5.3 热力学参数与温度的关系模型第89-92页
    5.4 热力学模型的验证第92页
    5.5 温度对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影响机制第92-95页
    5.6 温度对反应体系气体分压的影响机制第95-97页
    5.7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6章 CO_2转化反应动力学第98-112页
    6.1 反应系统的动力学参数第98-101页
        6.1.1 速率常数与反应级数第98-100页
        6.1.2 表观活化能第100-101页
    6.2 CO_2反应动力学研究第101-107页
        6.2.1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的确定第101-105页
        6.2.2 CO_2反应表观活化能第105-107页
    6.3 V_r~T_k关系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解释第107-108页
    6.4 CO_2催化转化反应动力学第108-111页
        6.4.1 CO_2催化反应分级数第108-109页
        6.4.2 CO_2催化反应表观活化能第109-111页
    6.5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12-114页
    7.1 主要结论第112-113页
    7.2 创新点第113页
    7.3 研究展望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25-12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作者简介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静电传感器的旋转机械转速测量方法研究
下一篇:微波加热高碳猛铁粉固相脱碳理论与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