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林木生长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1 动态监测样地和植物生长研究第13页
        1.2.2 植物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联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第17-22页
    2.1 研究区域背景第17页
    2.2 样地设置第17-18页
    2.3 植被调查第18页
    2.4 环境因子调查第18-19页
        2.4.1 地形调查第18-19页
        2.4.2 土壤性质调查第19页
    2.5 研究方法第19-22页
        2.5.1 胸高断面积增长量第19-20页
        2.5.2 划分大树和小树第20页
        2.5.3 选取“目标物种”第20页
        2.5.4 邻体生物环境第20页
        2.5.5 重要值第20-21页
        2.5.6 数据分析第21-22页
第三章 天童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物种的生长格局第22-32页
    3.1 引言第22页
    3.2 研究方法第22-23页
    3.3 结果第23-30页
        3.3.1 两次调查中样地实生个体生长概况第23-27页
        3.3.2 不同生长型个体生长量比较第27-28页
        3.3.3 “目标物种”的生长概况第28-30页
    3.4 讨论第30-32页
第四章 物种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32-47页
    4.1 引言第32-33页
    4.2 研究方法第33页
        4.2.1 邻体生物环境第33页
        4.2.2 数据分析第33页
    4.3 结果第33-41页
        4.3.1 环境因子与全样地实生个体生长的关联第33-34页
        4.3.2 物种生长与地形的关系第34-35页
        4.3.3 物种生长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第35-36页
        4.3.4 物种生长与邻体生物环境的关系第36-37页
        4.3.5 同一物种在不同阶段生长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比较第37-40页
        4.3.6 环境因子相关系数数值分布第40-41页
    4.4 讨论与小结第41-47页
        4.4.1 物种生长与地形的关系第41-44页
        4.4.2 物种生长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第44页
        4.4.3 物种生长与邻体生物环境的关系第44-45页
        4.4.4 大树和小树生长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的差异第45-47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第47-49页
    5.1 研究结论总结第47页
    5.2 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附录一 两次调查中样地物种重要值及其组分值第54-60页
附录二 两次调查中样地留存物种生长状况第60-66页
附录三 物种生长与地形因子间的关联第66-68页
附录四 物种生长与土壤性质的关联第68-70页
附录五 物种生长与邻体生物环境的关联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平茬措施对柠条生理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下一篇:风力发电机组出质保期验收流程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