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芯”DSP H.265编码器帧内预测的实现及优化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视频库函数优化 | 第16页 |
1.3 视频编码标准发展历程 | 第16-19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7-18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8-19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HEVC视频编码技术 | 第21-38页 |
2.1 HEVC编码框架 | 第21-22页 |
2.2 图像处理单元 | 第22-24页 |
2.2.1 编码单元 | 第22-23页 |
2.2.2 预测单元 | 第23-24页 |
2.2.3 变换单元 | 第24页 |
2.3 帧内预测 | 第24-30页 |
2.3.1 参考像素值滤波 | 第25-26页 |
2.3.2 预测模式 | 第26-29页 |
2.3.3 预测模式选择 | 第29-30页 |
2.4 帧间预测 | 第30-33页 |
2.4.1 帧间预测方式 | 第31页 |
2.4.2 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 | 第31-33页 |
2.5 变换量化 | 第33-35页 |
2.5.1 整数DCT变换 | 第33-34页 |
2.5.2 变换系数量化 | 第34-35页 |
2.6 熵编码 | 第35-36页 |
2.7 环路滤波 | 第36-37页 |
2.7.1 去方块滤波 | 第36-37页 |
2.7.2 自适应样点补偿 | 第37页 |
2.8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基于自适应深度范围的CU快速划分算法 | 第38-49页 |
3.1 HEVC编码块划分方法 | 第38-41页 |
3.1.1 率失真代价 | 第38-40页 |
3.1.2 编码块划分流程 | 第40-41页 |
3.2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值的帧内快速编码算法 | 第41-45页 |
3.2.1 灰度共生矩阵及其特征值 | 第42-43页 |
3.2.2 编码块尺寸快速决策 | 第43-44页 |
3.2.3 对预测模式的剪裁 | 第44-45页 |
3.3 帧内快速模式选择算法实验 | 第45-48页 |
3.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BWDSP的帧内函数优化方法 | 第49-64页 |
4.1 BWDSP简介 | 第49-53页 |
4.1.1 内核结构 | 第49-51页 |
4.1.2 指令系统 | 第51-52页 |
4.1.3 集成开发环境ECS | 第52-53页 |
4.2 视频函数库开发流程 | 第53-54页 |
4.3 函数性能优化 | 第54-62页 |
4.3.1 加强指令并行 | 第55-56页 |
4.3.2 循环展开 | 第56-59页 |
4.3.3 软件流水 | 第59-62页 |
4.4 后期工作 | 第62-63页 |
4.5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BWDSP视频编码器帧内部分的实现 | 第64-70页 |
5.1 视频数据的输入 | 第64-65页 |
5.2 帧内预测相关函数优化 | 第65-68页 |
5.2.1 汇编函数与C函数执行周期数对比 | 第66-67页 |
5.2.2 使用汇编函数替代C函数 | 第67-68页 |
5.3 编码结果 | 第68-69页 |
5.4 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本文工作的总结 | 第70页 |
6.2 对未来的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