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章 王勃乐府研究 | 第15-30页 |
第一节 乐府创作的“复与变” | 第15-21页 |
第二节 《采莲赋》之“赋中系歌” | 第21-30页 |
第二章 杨炯乐府研究 | 第30-41页 |
第一节 古题乐府流变与《战城南》的新变 | 第30-36页 |
第二节 承载“政治愿望”的横吹曲辞 | 第36-41页 |
第三章 卢照邻乐府研究 | 第41-53页 |
第一节 向“赋”体靠拢的横吹曲辞 | 第41-48页 |
第二节 卢照邻趋“雅”向“新”乐府理论 | 第48-53页 |
第四章 骆宾王乐府研究 | 第53-70页 |
第一节 《行路难》特定背景和“代言体”特色 | 第53-58页 |
第二节 《乐大夫挽歌诗五首》分析及挽歌创作 | 第58-70页 |
第五章 内外之变与律化发端 | 第70-77页 |
结语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