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31页 |
1.1 牡蛎疱疹病毒OsHV-1研究概况 | 第12-24页 |
1.1.1 牡蛎疱疹病毒的发现过程 | 第13-14页 |
1.1.2 牡蛎疱疹病毒其它病毒株的发现过程 | 第14-16页 |
1.1.3 牡蛎疱疹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 第16页 |
1.1.4 组织病理变化 | 第16-17页 |
1.1.5 影响死亡率的其它因素 | 第17-18页 |
1.1.6 OsHV-1的起源分析 | 第18-19页 |
1.1.7 传播途径 | 第19-20页 |
1.1.8 影响病原传播的因素 | 第20-21页 |
1.1.9 预防疾病爆发可采取的措施 | 第21-23页 |
1.1.10 牡蛎疱疹病毒分子水平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2 测序技术发展过程 | 第24-27页 |
1.2.1 第一代测序技术 | 第24-25页 |
1.2.2 第二代DNA测序技术 | 第25-27页 |
1.2.3 第三代测序技术 | 第27页 |
1.3 疱疹病毒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 第27-30页 |
1.3.1 疱疹病毒的分类 | 第28页 |
1.3.2 疱疹病毒基因组结构的特点 | 第28-30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0-31页 |
第二章 OsHV-1魁蚶株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和分析 | 第31-65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32-42页 |
2.1.1 样品采集 | 第32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32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2页 |
2.1.4 牡蛎疱疹病毒魁蚶株的检测 | 第32-34页 |
2.1.5 病毒纯化和DNA提取 | 第34页 |
2.1.6 扩增魁蚶疱疹病毒核酸序列 | 第34-38页 |
2.1.7 OsHV-1魁蚶株基因组的分段PCR扩增 | 第38-39页 |
2.1.8 PCR产物的连接、转化 | 第39页 |
2.1.9 阳性克隆的鉴定和扩大培养 | 第39-40页 |
2.1.10 末端序列的测定 | 第40-41页 |
2.1.11 序列拼接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42页 |
2.2 结果和分析 | 第42-64页 |
2.2.1 病毒检测结果的分析 | 第42-47页 |
2.2.2 OsHV-1-SB全序列结构分析 | 第47页 |
2.2.3 OsHV-1-SB基因组中潜在的ORF分析 | 第47-55页 |
2.2.4 OsHV-1-SB与OsHV-1、AVNV比较分析 | 第55-57页 |
2.2.5 碱基突变产生的ORF变化 | 第57-60页 |
2.2.6 OsHV-1-SB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 第60-61页 |
2.2.7 SNP分析 | 第61页 |
2.2.8 进化分析 | 第61-64页 |
2.3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三章 中国沿海养殖贝类OsHV-1感染状况调查 | 第65-70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65-66页 |
3.1.1 样品采集 | 第65页 |
3.1.2 实验材料 | 第65页 |
3.1.3 样品DNA的提取 | 第65页 |
3.1.4 PCR检测 | 第65-66页 |
3.2 结果 | 第66-68页 |
3.2.1 所有批次样品检测结果 | 第66-67页 |
3.2.2 不同品种贝类检测结果 | 第67-68页 |
3.3 讨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页 |
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