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 | 第10-1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概述 | 第13-18页 |
2.1 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2.1.1 食品安全的概念 | 第13-14页 |
2.1.2 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 | 第14页 |
2.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经济法分析 | 第14-18页 |
2.2.1 食品安全领域中“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 第15-16页 |
2.2.2 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中“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 | 第16-18页 |
第3章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8-25页 |
3.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 | 第18-19页 |
3.1.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模式 | 第18页 |
3.1.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 | 第18-19页 |
3.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9-25页 |
3.2.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中的立法问题 | 第19-20页 |
3.2.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中的执法问题 | 第20-21页 |
3.2.3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中的司法问题 | 第21-23页 |
3.2.4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中的社会监督问题 | 第23-25页 |
第4章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经验及启示 | 第25-30页 |
4.1 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 第25-26页 |
4.1.1 美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 第25-26页 |
4.1.2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机构设置 | 第26页 |
4.2 欧盟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 第26-28页 |
4.2.1 欧盟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 第26-27页 |
4.2.2 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机构设置 | 第27-28页 |
4.3 食品安全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0页 |
4.3.1 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第28页 |
4.3.2 推行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一体化全程控制 | 第28-29页 |
4.3.3 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 | 第29页 |
4.3.4 建立食品安全重点监控“黑名单”制度 | 第29-30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30-36页 |
5.1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立法建议 | 第30-31页 |
5.1.1 建立综合化和一体化法律法规体系 | 第30页 |
5.1.2 健全食品安全标准 | 第30页 |
5.1.3 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 第30-31页 |
5.2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执法建议 | 第31-32页 |
5.2.1 完善行政监管责任追究制度 | 第31页 |
5.2.2 建立国家赔偿制度或先行赔付制度 | 第31-32页 |
5.2.3 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考核制度 | 第32页 |
5.3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司法建议 | 第32-33页 |
5.3.1 完善食品安全案件立案受理程序 | 第32页 |
5.3.2 支持公益诉讼的新模式 | 第32-33页 |
5.3.3 适用因果关系推定规则 | 第33页 |
5.3.4 修改食品安全的诉讼时效制度 | 第33页 |
5.4 净化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其他外部监督环境 | 第33-36页 |
5.4.1 加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提高维权意识 | 第33-34页 |
5.4.2 加强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 第34页 |
5.4.3 加强行业协会的内部自律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