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 创新之处 | 第11页 |
四 研究思路及论文安排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刑事错案的概论 | 第13-19页 |
第一节 我国刑事错案的界定 | 第13-14页 |
一 刑事错案 | 第13页 |
二 检察环节刑事错案 | 第13页 |
三 刑事错案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刑事错案追究及认定标准 | 第14-16页 |
一 刑事错案追究标准 | 第14-15页 |
二 刑事错案认定标准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刑事错案的影响 | 第16-19页 |
一 损害司法公正 | 第17页 |
二 侵犯人身权利 | 第17页 |
三 承担错案责任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刑事错案的比较考察 | 第19-24页 |
第一节 英国式错案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美国式错案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加拿大式错案 | 第21-22页 |
第四节 日本式错案 | 第22-23页 |
第五节 必要的总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刑事错案的成因分析(以检察环节为视角) | 第24-40页 |
第一节 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 第24-30页 |
一 部分考核指标不符合诉讼规律 | 第25-26页 |
二 模糊的绩效考核目的降低了公检法的制约 | 第26-28页 |
三 忽视考评程序导致正当程序被规避 | 第28-30页 |
四 影响 | 第30页 |
第二节 错案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 第30-34页 |
一 刑事赔偿标准低 | 第31页 |
二 刑事赔偿程序繁杂 | 第31-32页 |
三 错案赔偿与错案追究混淆 | 第32-33页 |
四 影响 | 第33-34页 |
第三节 检察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刑事错案的影响 | 第34-37页 |
一 检察监督的定位不准 | 第34-35页 |
二 检察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35-36页 |
三 影响 | 第36-37页 |
第四节 刑事错案的其他成因 | 第37-40页 |
一 司法理念落后 | 第37页 |
二 非法证据排除难以落实 | 第37-38页 |
三 外界压力的不当干扰 | 第38页 |
四 辩护方诉讼权利虚化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刑事错案预防的建议 | 第40-51页 |
第一节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议 | 第40-43页 |
一 废除不科学的考核指标 | 第40页 |
二 明确绩效考核独立公正司法的目的 | 第40-41页 |
三 将正当程序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完善错案赔偿制度的建议 | 第43-45页 |
一 提高赔偿标准 | 第43-44页 |
二 规范赔偿程序 | 第44页 |
三 划清错案赔偿与错案追究的界限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完善检察监督制度的建议 | 第45-48页 |
一 明确定位检察监督 | 第45-46页 |
二 健全检察监督机制 | 第46-48页 |
第四节 刑事错案的其他预防建议 | 第48-51页 |
一 更新司法理念 | 第48-49页 |
二 排除非法证据 | 第49页 |
三 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 第49页 |
四 切实保障辩护方的诉讼权利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