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存在问题 | 第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8-25页 |
2.1 研究区位置 | 第18页 |
2.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 第18-23页 |
2.3 区域构造发育特征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中生界地层展布特征与构造发育特征 | 第25-52页 |
3.1 中生界地层格架特征 | 第25-40页 |
3.1.1 研究区中生界地层岩性特征 | 第25-29页 |
3.1.2 中生界三维地震剖面追踪 | 第29-38页 |
3.1.3 孤西地区地层分布特征 | 第38-40页 |
3.2 中生界断裂特征 | 第40-52页 |
3.2.1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 | 第43-46页 |
3.2.2 不同构造单元构造样式 | 第46-47页 |
3.2.3 中生界断裂发育特征 | 第47-50页 |
3.2.4 中生界构造总体特征 | 第50-52页 |
第四章 中生界构造动力学背景及构造演化特征 | 第52-78页 |
4.1 中生界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52-64页 |
4.1.1 岩石学特征 | 第52-55页 |
4.1.2 地球化学特征 | 第55-64页 |
4.2 火山岩岩石成因及中生界构造动力学背景分析 | 第64-69页 |
4.2.1 岩石学分析 | 第64-66页 |
4.2.2 构造背景分析 | 第66-69页 |
4.3 中生界构造演化特征 | 第69-73页 |
4.4 构造分区 | 第73-78页 |
第五章 中生界构造演化对其碎屑岩储层发育的影响 | 第78-100页 |
5.1 孤北地区中生界蒙阴-西洼组碎屑岩储层基本特征 | 第78-88页 |
5.1.1 岩石学特征分析 | 第78-81页 |
5.1.2 孔隙发育特征 | 第81-84页 |
5.1.3 成岩作用 | 第84-88页 |
5.2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第88-100页 |
5.2.1 典型井碎屑岩储层成储机理剖析 | 第88-95页 |
5.2.2 构造演化对储层的影响 | 第95-98页 |
5.2.3 二次埋藏下成储模式总结 | 第98-100页 |
结论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