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原理及其应用 | 第10-15页 |
1.2.1 半导体光催化原理 | 第10-12页 |
1.2.2 半导体光催化的应用 | 第12-13页 |
1.2.3 影响光催化剂效率的因素 | 第13-15页 |
1.4 卤氧化铋的研究 | 第15-17页 |
1.4.1 卤氧化铋的晶体结构 | 第15页 |
1.4.2 卤氧化铋的制备方法 | 第15-17页 |
1.4.3 卤氧化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2章 实验试剂、设备及表征仪器 | 第20-26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0-21页 |
2.3 表征仪器 | 第21-23页 |
2.3.1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21页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1-22页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2页 |
2.3.4 比表面积分析(BET) | 第22-23页 |
2.3.5 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 | 第23页 |
2.4 光催化活性评价 | 第23-26页 |
2.4.1 光化学反应仪 | 第23-24页 |
2.4.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第24-26页 |
第3章 pH值对BiOI晶体形貌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26-36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3.2.1 样品制备 | 第26-27页 |
3.2.2 可见光催化性能 | 第2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3.3.1 物相分析 | 第27-28页 |
3.3.2 形貌分析 | 第28-30页 |
3.3.3 机理分析 | 第30页 |
3.3.4 比表面积分析 | 第30-31页 |
3.3.5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第31-32页 |
3.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第4章 尿素对碘氧化铋晶体形貌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6-48页 |
4.1 引言 | 第36-3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7页 |
4.2.1 样品制备过程 | 第37页 |
4.2.2 可见光催化性能 | 第37页 |
4.3 样品表征 | 第37-46页 |
4.3.1 物相分析 | 第37-39页 |
4.3.2 形貌分析 | 第39-42页 |
4.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2-44页 |
4.3.4 机理分析 | 第44页 |
4.3.5 比表面积分析 | 第44-45页 |
4.3.6 光学性质测试 | 第45-46页 |
4.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46-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甲酸对碘氧化铋晶体形貌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8-58页 |
5.1 引言 | 第4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5.2.1 样品制备过程 | 第48-49页 |
5.2.2 可见光催化性能 | 第49页 |
5.3 样品表征 | 第49-54页 |
5.3.1 甲酸的影响 | 第49-51页 |
5.3.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51-53页 |
5.3.3 机理分析 | 第53-54页 |
5.3.4 比表面积分析 | 第54页 |
5.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54-5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总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