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滨南利津断裂带沙三上亚段白云岩储层及有利目标预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3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1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1-12页
    1.5 主要工作量第12-13页
第二章 沙三上亚段白云岩层序地层特征第13-25页
    2.1 地层对比及小层划分第13-15页
        2.1.1 对比原则和方法第13-14页
        2.1.2 地层对比标志第14页
        2.1.3 地层划分结果第14-15页
    2.2 白云岩分布特征第15-18页
        2.2.1 单层厚度分布第15-16页
        2.2.2 小层纵向分布第16-18页
        2.2.3 小层平面分布第18页
    2.3 白云岩成因分析第18-20页
    2.4 白云岩岩性及孔吼特征第20-25页
        2.4.1 岩矿特征第20-21页
        2.4.2 储层宏观物性第21-23页
        2.4.3 储层孔喉特征第23-25页
第三章 沙三上亚段构造特征第25-33页
    3.1 T4构造图编制第25-26页
        3.1.1 层位标定第25页
        3.1.2 断层解释及平面组合第25页
        3.1.3 构造解释第25-26页
    3.2 断层描述第26-30页
    3.3 构造带划分及构造解析第30-33页
        3.3.1 基底构造形态第30-31页
        3.3.2 断裂构造带的划分与构造描述第31-33页
第四章 沙三上亚段白云岩储层预测第33-48页
    4.1 白云岩地震相特征第33-38页
        4.1.1 利津地区沉积格架分析第33-35页
        4.1.2 地震反射波沿层相干处理与解释第35页
        4.1.3 像素成像地震相识别原理第35-37页
        4.1.4 利津洼陷像素成像地震相识别第37-38页
    4.2 储层预测第38-40页
    4.3 裂缝预测第40-48页
        4.3.1 白云岩破裂实验第40页
        4.3.2 裂缝与地层曲率的关系第40-42页
        4.3.3 储层裂缝预测第42-48页
第五章 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目标预测第48-67页
    5.1 白云岩油气富集规律第48-57页
        5.1.1 构造格架分析第48-50页
        5.1.2 典型井分析第50-55页
        5.1.3 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模式第55-57页
    5.2 油水层的识别第57-59页
        5.2.1 识别标准第57-59页
        5.2.2 老井复查第59页
    5.3 有利目标预测第59-67页
        5.3.1 建议测试井第59-65页
        5.3.2 建议勘探井第65-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型GPS电台不同频问题解决方法研究
下一篇:陈堡油田陈3断块泰州组一段油藏地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