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1、资料与方法 | 第12-15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12-13页 |
1.2 检测方法 | 第13页 |
1.2.1 标本采集 | 第13页 |
1.2.2 尿液中CMV-DNA的检测 | 第13页 |
1.3 治疗 | 第13页 |
1.4 疗效评定方法 | 第13-14页 |
1.4.1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Scale,GMFM) | 第13-14页 |
1.4.2 发育商测定 | 第14页 |
1.5 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 | 第14页 |
1.6 脑性瘫痪的分型 | 第14-15页 |
1.7 统计学方法 | 第15页 |
2、结果 | 第15-21页 |
2.1 病人一般资料 | 第15页 |
2.2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儿童脑性瘫痪发生的危险因素 | 第15-16页 |
2.3 CMV感染严重程度与脑瘫儿童的发育商之间存在负相关 | 第16-17页 |
2.4 CMV感染严重程度与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发育之间存在负相关。 | 第17-19页 |
2.5 脑瘫患儿中,CMV感染程度越重,痉挛型四肢瘫的患儿发生率越高. | 第19-20页 |
2.6 脑瘫患儿的影像学表现 | 第20-21页 |
3、讨论 | 第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8页 |
综述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脑性瘫痪相关背景及研究进展 | 第28-41页 |
1、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与分型 | 第28-30页 |
1.1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 | 第28页 |
1.2 脑瘫的诊断 | 第28-29页 |
1.3 脑性瘫痪的临床分型 | 第29-30页 |
2、高危因素 | 第30-32页 |
2.1 出生前因素 | 第30-31页 |
2.1.1 宫内感染 | 第30页 |
2.1.2 遗传 | 第30页 |
2.1.3 多胎妊娠 | 第30-31页 |
2.2 出生时因素 | 第31页 |
2.2.1 窒息和缺氧缺血性脑病 | 第31页 |
2.2.2 低出生体重和早产 | 第31页 |
2.3 出生后因素 | 第31-32页 |
2.3.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第31-32页 |
2.3.2 出生后其他原因 | 第32页 |
2.4 其他因素 | 第32页 |
2.4.1 父母亲因素 | 第32页 |
2.4.2 社会及环境因素 | 第32页 |
3、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 | 第32-35页 |
3.1 宫内感染 | 第32-33页 |
3.2 CMV | 第33-34页 |
3.3 CMV宫内感染致脑损伤机制 | 第34页 |
3.4 CMV宫内感染的预后 | 第34-35页 |
4、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脑瘫的相关性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附录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第41-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43-44页 |
致谢信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