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基于耕地质量等别的耕地休养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页
1 绪论第16-3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6-18页
        1.1.1 耕地质量问题突出第16-17页
        1.1.2 耕地休养迫在眉睫第17-18页
        1.1.3 休养风险不容忽视第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8-27页
        1.2.1 部分国家和地区耕地休养实践研究第18-21页
        1.2.2 耕地休养内涵研究第21-23页
        1.2.3 粮食安全内涵研究第23-24页
        1.2.4 耕地休养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第24-25页
        1.2.5 粮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第25-26页
        1.2.6 研究评述第26-27页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27-28页
        1.3.1 研究目标第27页
        1.3.2 研究内容第27-28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8-30页
        1.4.1 研究方法第28-29页
        1.4.2 技术路线第29-30页
2 基于耕地退化类型的休养模式分析第30-38页
    2.1 耕地污染化休养第30-31页
    2.2 耕地盐渍化休养第31-33页
    2.3 耕地石漠化休养第33-35页
    2.4 耕地贫瘠化休养第35-36页
    2.5 耕地休养模式分析第36-38页
3 耕地休养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第38-48页
    3.1 耕地在休养期间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第38页
    3.2 耕地休养对耕地质量及粮食安全的影响第38-46页
        3.2.1 耕地休养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第38-40页
        3.2.2 耕地休养对耕地表层土壤质地的影响第40-43页
        3.2.3 耕地休养对耕地剖面构型的影响第43-44页
        3.2.4 耕地休养对耕地有效土层厚度的影响第44-45页
        3.2.5 耕地休养对耕地田间灌溉保障率的影响第45页
        3.2.6 耕地休养对耕地整体质量及粮食安全的影响第45-46页
    3.3 耕地休养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第46-48页
4 基于缺口率模型的粮食安全风险评估第48-53页
    4.1 常用粮食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和模型第48-49页
    4.2 粮食缺口率模型构建第49-52页
        4.2.1 粮食供给量预测第49-50页
        4.2.2 耕地休养背景下的粮食供给量预测第50-51页
        4.2.3 粮食需求量预测第51-52页
    4.3 粮食安全风险等级划定第52-53页
5 耕地休养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以福建省为例第53-75页
    5.1 研究区概况第53页
    5.2 耕地资源背景分析第53-60页
        5.2.1 土地资源开发程度第53-54页
        5.2.2 耕地资源利用状况第54-55页
        5.2.3 耕地资源利用特点第55-57页
        5.2.4 耕地资源质量及等别特征第57-60页
    5.3 粮食供给预测第60-68页
        5.3.1 粮食供给水平分析第60-62页
        5.3.2 休养期耕地休养规模对粮食供给水平的影响第62-65页
        5.3.3 投产后耕地质量变化对粮食供给水平的影响第65-68页
    5.4 粮食需求预测第68-71页
        5.4.1 人均粮食需求量确定第68页
        5.4.2 研究区人口预测第68-71页
    5.5 粮食安全风险评估第71-75页
        5.5.1 不实施耕地休养政策的粮食安全风险评估第71-72页
        5.5.2 实施耕地休养政策的粮食安全风险评估第72-73页
        5.5.3 耕地休养政策实施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第73-75页
6 研究结论及讨论第75-78页
    6.1 研究结论第75-76页
    6.2 可能的创新点第76页
    6.3 不足及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6页
作者简介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田节水灌溉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生物炭对土壤钾素有效性及作物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