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7页 |
1.1 课题的背景 | 第9-11页 |
1.2 自磨/半自磨机功率计算 | 第11-14页 |
1.2.1 自磨/半自磨机工艺 | 第11页 |
1.2.2 自磨/半自磨机功率计算经验公式 | 第11-14页 |
1.3 球磨机功率计算 | 第14-25页 |
1.3.1 泻落式功率 | 第14-16页 |
1.3.2 抛落式功率计算式 | 第16-22页 |
1.3.3 邦德球磨功指计算式 | 第22-23页 |
1.3.4 球磨机经验公式 | 第23-25页 |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1.4.1 选题意义 | 第25页 |
1.4.2 选题目的 | 第25页 |
1.4.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4.4 技术路线图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矿石性质参数测定 | 第27-41页 |
2.1 落重磨蚀试验 | 第27-32页 |
2.1.1 落重试验 | 第27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2.1.3 磨蚀试验 | 第28页 |
2.1.4 落重与磨蚀试验结果 | 第28-32页 |
2.2 邦德球磨功指数 | 第32-35页 |
2.2.1 球磨功指数简介 | 第32-33页 |
2.2.2 邦德球磨功指试验结果 | 第33-35页 |
2.3 抗压强度 | 第35-38页 |
2.3.1 规则矿块抗压强度测定 | 第35-36页 |
2.3.2 不规则矿块抗压强度计算与测定 | 第36-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第三章 自磨/半自磨+球磨工艺流程磨机选型及功率计算软件开发 | 第41-53页 |
3.1 软件开发概述 | 第41-44页 |
3.1.1 程序编程语言 | 第41页 |
3.1.2 可行性分析 | 第41-42页 |
3.1.3 需求分析 | 第42-44页 |
3.2 软件开发过程 | 第44-52页 |
3.2.1 软件开发整体结构流程过程 | 第44-46页 |
3.2.2 软件的总体框架图 | 第46页 |
3.2.3 软件界面 | 第46-52页 |
3.3 系统性能要求 | 第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基于软件系统分析研究 | 第53-60页 |
4.1 软件数据输入初始值 | 第53-54页 |
4.2 软件计算与分析其参数 | 第54-59页 |
4.2.1 矿石性质参数分析 | 第54页 |
4.2.2 单位功耗计算及其安装功率确定 | 第54-55页 |
4.2.3 半自磨球磨机选型确定 | 第55-56页 |
4.2.4 半自磨球磨机功率计算 | 第56-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结论 | 第60页 |
5.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82页 |
附表1 直径效率修正系数EF_3 | 第65-66页 |
附表2 上部岩芯样品原矿、100 目返砂及筛下产品筛析结果 | 第66-67页 |
附表3 中部岩芯样品原矿、100 目返砂及筛下产品筛析结果 | 第67-68页 |
附表4 下部岩芯样品原矿、100 目返砂及筛下产品筛析结果 | 第68-69页 |
附表5 不规则矿块压力试验结果 | 第69-72页 |
磨机选型及功率计算代码 | 第72-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