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3-14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的理论基础 | 第15-25页 |
第一节 融资租赁的界定 | 第15-18页 |
一 融资租赁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 融资租赁的特征 | 第16-18页 |
第二节 破产取回权的界定 | 第18-20页 |
一 破产取回权的概念 | 第18-19页 |
二 破产取回权的价值基础及分类 | 第19页 |
三 破产取回权的特征 | 第19-20页 |
第三节 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的权源 | 第20-25页 |
一 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的权源分析 | 第20-23页 |
二 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的性质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我国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第一节 我国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的现状 | 第25-28页 |
一 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及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的立法现状 | 第25-27页 |
二 我国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的实践情况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我国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一 融资租赁中破产取回权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难以平衡 | 第28-29页 |
二 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的行使缺乏相关规范 | 第29-31页 |
第三章 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相关主体的利益分析 | 第31-39页 |
第一节 出租人破产时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 | 第31-34页 |
一 出租人破产时破产财团的界定 | 第31-32页 |
二 出租人破产管理人的解约权 | 第32-34页 |
第二节 承租人破产时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 | 第34-39页 |
一 出租人的法律地位——形式与实质之争 | 第34-35页 |
二 承租人破产时破产财团的界定 | 第35-36页 |
三 出租人解约权与破产管理人选择权 | 第36-39页 |
第四章 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的行使 | 第39-47页 |
第一节 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的行使主体与行使方式 | 第39-41页 |
一 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的行使主体 | 第39-40页 |
二 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的行使方式 | 第40-41页 |
第二节 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的行使范围及行使后的清算义务 | 第41-44页 |
一 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的行使范围 | 第41-43页 |
二 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行使后的清算义务 | 第43-44页 |
第三节 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行使不能的救济 | 第44-47页 |
一 善意取得之情形 | 第44-45页 |
二 灭失之情形 | 第45页 |
三 添附之情形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我国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制度完善的建议 | 第47-54页 |
第一节 确保融资租赁破产取回权相关主体的利益平衡 | 第47-49页 |
一 设立物权凭证,确定破产财团界定方式 | 第47-48页 |
二 引入实质分析明确租赁物上权利的归属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完善破产取回权的行使及救济制度 | 第49-52页 |
一 对取回权行使的方式和条件进行立法 | 第49-50页 |
二 设立融资租赁保险制度 | 第50-52页 |
第三节 完善租赁物的再处置渠道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