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盗窃犯罪三级预防措施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三级犯罪预防理论简介 | 第9-10页 |
一、三级犯罪预防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9页 |
二、三级犯罪预防理论特点 | 第9-10页 |
第二节 未成年人盗窃犯罪三级预防研究的意义和思路 | 第10-14页 |
一、未成年人盗窃犯罪三级预防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二、未成年人盗窃犯罪三级预防研究的思路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一级预防措施 | 第14-34页 |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盗窃犯罪的现状与特点 | 第14-18页 |
一、未成年人盗窃犯罪现象突出 | 第14页 |
二、未成年人盗窃犯罪的主要特点 | 第14-18页 |
第二节 经济预防 | 第18-20页 |
一、经济因素的影响 | 第18-20页 |
二、经济预防的措施 | 第20页 |
第三节 家庭预防 | 第20-23页 |
一、家庭的不良影响 | 第20-22页 |
二、应对措施 | 第22-23页 |
第四节 学校预防 | 第23-26页 |
一、学校因素的影响 | 第23-25页 |
二、学校预防的措施 | 第25-26页 |
第五节 社区预防 | 第26-28页 |
一、城市社区是盗窃主要发生地 | 第26-27页 |
二、社区预防的措施 | 第27-28页 |
第六节 完善“少年司法”体系建设 | 第28-34页 |
一、“少年司法”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29页 |
二、完善“少年司法”体系建设的措施 | 第29-34页 |
第三章 二级预防措施 | 第34-46页 |
第一节 做好未成年人盗窃犯罪的预测工作 | 第34-36页 |
一、建立未成年人综合信息的共享机制 | 第34-35页 |
二、建立未成年人危险因子的预警与干预机制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提高公安机关的打击效率 | 第36-40页 |
一、打击效率不高的原因 | 第37-38页 |
二、提高打击效率的措施 | 第38-40页 |
第三节 对作案人员输出地实施治安整治专项行动 | 第40-46页 |
一、农村社区是作案人员的输出地 | 第40-41页 |
二、治安整治专项行动的具体措施 | 第41-46页 |
第四章 三级预防措施 | 第46-52页 |
第一节 刑罚预防 | 第46-49页 |
一、未成年盗窃犯处置存在漏洞 | 第46-47页 |
二、应对措施 | 第47-49页 |
第二节 再犯预防 | 第49-52页 |
一、再犯预防的重要意义 | 第49-50页 |
二、预防的措施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件 | 第57页 |